回扣一 力和运动
一、直线运动的规律
[核心知识判]
说明:以下物理概念、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位移(矢量)是运动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标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
2.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即v=,是矢量.( )
3.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位置改变的平均快慢及方向,定义式=,是矢量和过程量.( )
4.速度的大小叫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即a=,是矢量.( )
6.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
7.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五个重要公式:
①速度公式v=v0+at
②位移公式x=v0t+at2
③位移和速度的关系v2-v=2ax
④位移公式x=t
⑤平均速度公式==v
(2)适用条件: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
8.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gt h=gt2 v2=2gh =gt( )
9.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向上),有:
①末速度v=v0-gt
②离抛出点高度h=v0t-gt2
③位移与速度关系-2gh=v2-v
④上升的最大高度hmax=( )
10.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m-xn=(m-n)aT2( )
答案:1.√ 2.√ 3.√ 4.×(订正:速度的大小叫速率,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率) 5.√ 6.√ 7.√ 8.√ 9.√ 10.√
[思考点拓展]
说明:下列问题的解答中有两个是错误的,请找出,说明错因并改正.
想一想——易混的问题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2.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的位移和所用时间是什么函数关系?
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对应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
议一议——易错的问题
3.在月球的同一高度,有羽毛和重锤同时下落,二者是同时落地,还是重锤先落地?
答: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二者同时落地.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其中物理量的正负号是如何规定的?
答:(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
(2)公式中各矢量有时以绝对值的形式出现,此时要在此“绝对值”
前加上正负号表示此物理量;有时以物理量的符号形式出现,此时物理符号中包含了正负号.
5.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该运动的处理方法一般有哪些?
答: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该运动有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
①上升过程:v=0,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②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全程法
将上升和下降过程统一看成是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6.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既能描述质点的直线运动,也能描述质点的曲线运动,该图象就是质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这种说法对吗?
答:正确
7.解决追及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答:一般思路为:
(1)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的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错误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错误题号
错 因
改 正
1
未能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6
未能正确理解两种图象的意义
xt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vt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也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读一读——易记的诀谣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秘诀:
匀加匀减a不变,
解题别忘画条线(草图),
题给条件都标上,
不同过程找关联,
用公式时分正负,
解完还要回头看.
二、力与物体的平衡
[核心知识判]
说明:以下物理概念、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考前知识点回扣:力和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