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叔同》活了.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叔同》活了
  【摘 要】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的公园景区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优势,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阐述杭州虎跑公园面对新的契机,积极推出情景舞台剧《李叔同》,配合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将公园的文化有声有色推广开来,赢得社会的赞誉。形式多样的《李叔同》演出,将李叔同的一生展现得丰盈无余。
  【关键词】精神图腾;公园文化;情景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18-02
  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_,老作浪花供抚掌
  苏东坡《虎跑泉》的诗句流传近千年,虎跑作为名胜也已千年矣!
  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师在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建寺,后因梦虎跑地而得清泉,故名泉为虎跑泉,寺为虎跑寺。“虎跑”之名由此而来。
  青山夹峙,古木森森,盘踞深山深处的虎跑已然是凡人忘却红尘回归原本慰藉心灵的圣地。自古以来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来此处寄怀咏情,又有多少高僧大德来此地普度众生。而其中最有名、最富传奇性、现在也被视为虎跑文化象征的人物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和奇才,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在1918年,事业的顶峰时刻,毅然决然在杭州虎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取法号“弘一”,一时轰动天下。弘一法师为振兴律学,深入研修,著书立说,实践躬行,最终成为我国近代最受尊敬的律宗大师。虎跑自从有了这位不世出的文化和佛教大师,名声更是享誉天下。为了更好弘扬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佛学和文化理念,杭州市政府早于1984年就在虎跑建“弘一法师纪念堂”,后扩建更名“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
  说起虎跑,人们会想到虎跑泉,不错,虎跑泉是虎跑外在的物质上的标志,而弘一法师李叔同却是虎跑公园内在的精神的图腾。
  1949年以来,国家对虎跑公园非常重视,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和外国友人参观虎跑者络绎不绝,虎跑也作为杭州重要外宾接见场地而不断改造和提升自身条件。特别是改革开发以后,公园更是面目一新,以更加开放、更加精彩的人文景观呈现给世人,陆续招聘专业人士给来访的嘉宾表演助兴节目,古筝、扬琴、二胡、箫、笛子等定期表演,大大丰富了虎跑公园的文化形式。随着国家的经济日益繁荣昌盛,游客的与日俱增,为了更好服务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公园也与时俱进,建造了专门表演节目的“翠樾堂”,引进优秀文艺人才,各种专业的演职人员已有十几个人,已具备能力推出一系列综合性的娱乐表演,这是杭州景区文艺团体中的第一家。演出团队适应市场的发展,从开始的表演服务人员重新定位为园林艺术团。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深入,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主题公园的扬飙崛起和蓬勃发展,已成潮流。在前进的过程中,杭州虎跑公园面临新的瓶颈和危机,虎跑秉承一贯敢为人先的传统,开始有意识地积极主动探索和发掘公园的内在文化价值。 诚然,作为公园的文化偶像和象征的弘一法师李叔同,他变幻跌宕的一生,他卷帙浩繁的文化和佛法著作,他显赫天下的名头和威望,岂能就这样只禁锢在一座小小纪念馆的方寸之间呢?公园的有识之士们紧跟历史的节拍,企图打造

《李叔同》活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一点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