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语大字典》“送”字义项拾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语大字典》“送”字义项拾补
  摘 要:本文通过辨析《诗经》中“送”字的语义,为《汉语大字典》“送”字“在后追赶”一义增加“追求”和“跟”两个引申义。
  关键词:《诗经》 送 追求 跟
  
  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送”字义项第3条为“在后追赶”,其书证为:“《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毛传:‘发矢曰纵,从禽曰送。’孔颖达疏:‘送谓逐后,故曰从禽。’《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南朝江淹《恨赋》:‘方驾?x??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
  笔者认为,与“在后追赶”义项相联系的还有两个古老的引申义:一为“追求”,一为“跟”,二者均与男女婚恋相关,且书证俱在《诗经》中。
  
  一、“追求”义
  
  书证最早者有二:
  (1)《诗经??{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郑玄笺和孔颖达疏皆解此“送”为“送行”,其实不妥。按:《桑中》是一首咏唱青年男女幽会的诗。句中提到的“桑中”“上宫”“淇水”皆是男女幽会的特定地点。按《诗经》研究专家孙作云先生的考证:桑中,即卫地的桑林之社,本为社神之祀,后来与高?C之祀相混,是男女聚会之地,上宫,即指“社”或高?C庙,古人谓庙亦曰“宫”。“桑中”“上宫”既然是“桑林之社”,那么这首诗中的淇水,就是在淇水举行这种祭祀时礻?沆?洗涤的水。《郡国志》:“卫州苑城北十四里,沙丘台也,俗称妲己台,去二里,有一台,南临淇水,俗称上宫。”可见淇水旁确有上宫,可以推知当时祭祀聚会的情形。既然“桑中”“上宫”“淇水”三者是同一回事,再看“期”“要”“送”。“期”为等待,“要”同邀,均与约会相关,对此,诸家向无异议,而“送”若还依前贤注本理解为“送行”,那就不合诗意了。因为本诗作为一首恋歌,主要歌唱男女欢会,桑中、上宫、淇水均是欢会场所,三句连用,反复迭唱,从修辞上讲,“期”“要”“送”乃是“变文以成辞”,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古文常常变换文辞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从而避免用词的重复。”而《桑中》这首恋歌的背景是在特定的仲春之月男女祭祀高?C后狂欢的场所,所以“送我乎淇之上”理解为“在淇水礻?沆?仪式过程中追逐嬉戏”或“追求我在淇水礻
?沆?仪式中”,似更妥贴。另外,今日民间俗语中要说甲主动找乙谈恋爱,也说成“甲追乙”①。这其实正是“送”字为男女恋爱求偶古义的现代遗存。
  (2)《诗经?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郑笺注此二句云:“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而至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此处诸家注译均注“送”为“送行”,且对“顿丘”只注为“地名,在今河南清丰县境内”,未能挖掘其文化内蕴。今按:《毛传》注此二句提到:“丘一成为顿丘。”孔颖达疏曰:“《释丘》(指《尔雅?释丘》――笔者注)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孙炎曰:‘形如覆敦,敦器似盂。’郭璞曰:‘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又云:‘如覆敦者敦丘。’孙炎曰:‘丘一成之形象中。’郭璞曰:‘敦,盂也,音敦。’”可见,顿丘是一个像容器“盂”一样的中央低四周高的土台,与《陈风》中的“宛丘”相同。而陈奂《毛诗传疏》曰:“陈

《汉语大字典》“送”字义项拾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一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