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聊斋》丛脞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聊斋》丛脞录
  摘要:《小二》虽非《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但小说以明末白莲教起事为故事的背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以外,又涉及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小说所用词语如“闲”、“怃然为间”、“肃肃”、“琉璃”等,今人注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就可能引来歧义,对于读者的阅读接受不为无碍。
  关键词:聊斋志异;小二;白莲教;词语;注释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白莲教为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原为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流派,又称白莲宗、白莲社等,崇奉阿弥陀佛,为南宋初昆山(今属江苏)僧人茅子元创建。此后内部宗派林立,以“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为八字真诀。白莲教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成为农民反抗朝廷的组织者,故屡遭官府的严厉禁止与残酷镇压。徐鸿儒,原名诵(?-1622),明末山东巨野(今属山东菏泽市)人,徙居郓城,为白莲教一支闻香教主王森弟子,天启二年(1622)于郓城起事,聚众数万,号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后遭明廷镇压,据守邹县,十二月而城破被杀。
  《小二》一篇即以明末白莲教起事为故事的背景,在表现男女主人公情爱的主线外,又关涉民间宗教法术问题以及经商致富、组织生产问题,未卜先知以趋吉避凶问题等等,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除两人乘纸鸢比翼而飞逃离虎口、幻化出判官搬运千金尽为己有,以及戟指降服群盗的情节涉及志怪外,无论是描写人情世态、社会风俗,还是叙述闺中情趣、督课婢仆,皆非凭空结撰,而是具有相当现实基础的文字。其中检《周礼》为觞政,两人斗口饮酒、相互玩笑,生活趣味尤为浓厚,且穿插于“剪纸作判官”以向邻居索要金钱的过程之中,浑然天成,不露斧凿之迹,堪称神来之笔。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记述她与丈夫赵明诚闺中浪漫情事有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较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蒲松龄是否对李赵斗茶一事有所借鉴,难以断言,但为写好这一情节,他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构思则是事实。小说中男主人公之所以姓丁,就是为小二“君是水卒,宜作鳖饮”的斗趣之语张本,并与前文“丁翻卷,得‘鳖人’”相映衬(鳖人为古掌取献甲壳类动物之官名)。丁,即指蚌、蛤壳内侧坚韧的小肉柱。清周亮工《闽小记》卷一《江瑶柱》:“(江瑶柱)肉不堪食,美只双柱。所谓柱,亦如蛤中之有丁。蛤小则字以丁。此巨因美以柱也,味亦与蛤中丁不少异。蛤之美实亦在丁。人以其小不审察,故独让江瑶擅此嘉名耳。”许多注本于此概付阙如,实在是湮没了作者的匠心独运的巧思。在丁生与小二夫妇身上,作者显然寄托了他自己在现实中得不到的闺中情趣,意图在想象中弥补生活的欠缺,因而精心结撰此篇并获成功,读者不可轻易读过。

  “女以徐高足,主军务,昼夜出入,父母不得闲”,何谓“闲(?f)”,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下简称朱注本)注云:“?f:同‘间’,参预。”盛伟《聊斋志异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下简称盛注本)注云:“闲:同‘间’,参预。”“闲”或“?f”在这里是“参预”的意思吗?如此理解似有误。“闲”在此处当是“限制”或“防止”的意思,《易?家人》:“闲有家,悔亡。”高亨注:“闲,防也。”笔者

《聊斋》丛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