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批评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批评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比较人与动物、自然界关系。劳动创造了人以及人的语言和思维,使人与动物界相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人的发展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实现的过程。动物不会劳动,不会制造工具,只能长期地受制于自然界,永远是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本质是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认为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进行的。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成为人从事劳动和其他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无法从事任何活动,也无法创造自己的本质。所以从实践的结果来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分析实践的动力机制,指明人的需要是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人的需要源于人的本质,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的一面;而人的需要在本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具有社会性。
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的总和。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就是创造性。人以自己的体力、智力为社会、他人作贡献,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化劳动,这种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创造能力在对象化劳动中实现物质性转化。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在于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人的创造活动已经超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本能,是对于自身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需要作出的肯定,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价值特征。
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所谓自私是指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它的特征有三:一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三是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人性自私论之所以错误,因为(1)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补足而不是靠猎取他人的东西(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自我保存的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理性的控制。(3)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区别:第一,两者的含义不同。个人利益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第二,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
批评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