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小天使》
一个内向小孩的故事
这个小孩很小就知道内向这个词,因为每次遇到陌生人,妈妈让她打招呼,正当她迟疑时,妈妈就忙解释到:“这孩子内向”。所以,在她小时候的印象中,内向是个不那么好的事情,是个需要跟别人解释,好让人家能包容的事情。
内向不好,这也不只是因为妈妈的话,而是因为她自己的真实感觉。比如,当有很多人在场时,她会不知为什么就压抑自己,默默地当旁观者,时间一长,就觉得憋得难受。看到别的孩子欢快蹦跳,她很羡慕,可是自己就是做不到。
好在后来,她上了学以后,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当班级干部。这给了她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但是即便是这样,她仍然知道自己是内向的。因为她仍然不喜欢在人多的场合成为焦点;家里来客人时,她还是会感到手足无措,浑身不自在;很多时候,当她跟别人交流时,她会猛然感觉自己是在表演,她的表情仿佛是在做戏,她觉得这很累,总盼着早点卸妆躲到后台……总之,经常会有那么一些瞬间,她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很另类,跟别人不一样,她似乎总要很努力,才能让自己融入人群,她觉得自己像是潜伏在地球的外星人……
大学时,她的自信多了一些,她在宿舍里能聊得畅快,但她经常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同学夸她气质好,她暗想,那只是因为自己比较内向又懒得表演而已。
后来她做过许多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也做过许多需要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工作,她不再纠结内向外向这回事了,因为她既有了足够的交际能力,又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没有工作需求的时候,她就宅在家里,读书、写字。她终于安于接受自己的样子,不再有另类的感觉。并且,随着知识的增加,她明白了并不只是自己有外星人的感觉,她还有很多同类……
再后来,她成了老师。她很庆幸自己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所以不会觉得哪个孩子的某些表现是问题,不为此焦虑。她丝毫不觉得这是孩子的缺点或是自己教育的失误,她很清楚,这些表现都很正常,这一切只是因为——那是一个内向的小天使!
当然了,我就是当年那个内向的小孩!
内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研究表明,人们确实在气质上有内向外向之别,并且这种差别多是先天的,内向外向的人在思考方式、能量获取方式等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具体说,内向的人更多使用大脑前叶,他们思考时神经回路更长、更复杂。这一特点的结果是,他们的大脑更忙、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而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内向人的一些特点:他们凡事三思而后行;有时显得犹豫迟疑反应慢;爱静不爱动——因为他们的大脑经常处于忙碌工作状态;长期记忆力更好,但是有时提取记忆很费劲,因为他们脑子里存了太多的东西,所以当被突然问到时他们显得迟钝,即兴回答能力差;思想有深度、学习效果更好;他们常常大器晚成——因为大脑前叶发育较晚,约在25岁才发育成熟;行动力差,因为他们想得太多……
另外, 内向人更多使用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这使得他们的神经系统倾向于“减速”。所以内向人有自觉地抑制自己的倾向,而不是冲动行事。
而最重要的差别,是内向和外向的人,他们对能量的处理方式不同。外向人通过跟人打交道或者接触新鲜环境来摄取能量,内向人需要独处来恢复能量。所以内向的人不是不爱交际,只是交际会让他们感到累,需要静修来恢复。这一点大概外向的人永远都难以理解,正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生理上的根本差异,再来看内向孩子的种种表现时,我们就会恍然
内向的小天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