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体制与市场状态
2008386211 高斯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1995年,允许外商投资电力项目,“独家办电”的垄断体制开始打破。电力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这个阶段被称为第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1997年1月,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政企分开的原则,由国家电力部改制而来的国家电力公司的挂牌成立,标志着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始。
1998年3月,电力部正式被国务院撤销,原电力部管电的职责移交给国家经贸委电力司。
1998年8月,国家电力公司推出以“政企分开,省为实体”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内容的“四步走”的改革方略。
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开始在六个省市先行试点。
2000年,社会各界对电力体制及行风问题的批评见诸媒体,引发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公开大讨论。
2000年6月16日,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由国电公司主导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遭到高层否定。会议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会同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组成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69号文件,明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由国家计委牵头,会同国家经贸委、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
2001年5月,国家计委上报一份被称为“1+6”的改革方案,即设立国家电网公司,下设6个区域电网公司。但该方案被认为反垄断力度不够,不能真正破除区域电网内省与省之间的壁垒。方案被国务院驳回。
2001年12月,国家计委重新上报了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经过了中央最高决策层同意,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4月11日,国家计委公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内容。
2002年3月15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成立。
2002年10月15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国家计委上报的《关于发电资产重组划分的请示》获得国务院领导批复。同时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宣布成立。
2002年11月21日,国务院任命原浙江省省长柴松岳为分别由原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邵秉仁、原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宋密和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司长史玉波担任。
2002年12月29日,中国电力新组建(改组)的11家公司正式宣告挂牌,这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现阶段电力市场状态
一、现阶段电力市场的特点
1、发供电潜力巨大,促进需求增长成为要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电力工业发展迅猛,就东北电网而言,改革开放20年来电力建设投资781亿元,。而售电增长缓慢,近几年间售电量一直处于零增长和低增长。相当的机组和机组容量得不到发挥作用。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需求增长成为电力企业寻求发展的要害。
2、用户对供电服务质量要求高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非凡是《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
高斯电力营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