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子“无为”浅解word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子“无为”浅解
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其著名的“无为主义”或者说“无为论”。老子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乃至人们的一般的观念及行为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 历来人们对老子无为主义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存在着较多的歧见, 其中不乏各种误解和曲解。如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愚民哲学、“人君南面之术”, 有的人贬之为一种阴谋权诈之术, 有的人斥之为一种消极厌世、反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哀叹, 等等。这些见解, 各有千求,但要真正辨明是非, 我以为关键还是应切实理解老子无为学说的本意, 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
首先我们从“为”说起。在老子的无为学说中, 老子并不一般地反对“为”, 而是区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为”: 一种是一般人特别是统治者和儒家所推崇的“为”即“有为”, 一种是道家所一贯倡导的“为”即“无为”。前一种“为”主要指各种政事法令、功业道德, 以及追求名位福禄、声色货利的行为。一般人、当政者及儒家总以为这些东西多多益善、对它们迷信崇拜、贪恋不已,不懂得节制和收敛, 往往走向极端。而这些东西一旦过度和泛滥, 就必定成为个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祸害。对于这些“为”即“有为”, 老子是坚决否定和批判的, 他说: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第二十九章)。企图靠“为”来取天下、治天下, 非但达不到目的, 还会招致失败。如果再加以执持, 不知回头, 反而更强做妄为, 那就会遭到更大的失败。至于儒家所热衷标榜的仁义道德, 完全是违逆人的自然本性、丧失真朴自然的道德之后的强做妄为、胡说八道, 必须彻底否定。老子曾激愤地谴责说: “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第三十八章)、“大道废, 有仁义。”既然这样, 宣扬和推行仁义道德的各种“有为”当然是越少越好。
后一种“为”就是 我们所讲的“无为”,概括的说,他的“无为”并不是“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一种特殊的“为”——无为之为, 即要弃绝外在的、人工的妄为, 使之成为无造作、无偏执、无骚扰、无文饰, 任其自发、合乎自然的行为和状态。同时,这也是一种“为而不恃”、“功成不居”、“为而不争”的自然平和、无私无欲的状态。对于“无为”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无为”就是自然,就是尊重客观规律。
老子说:“上德无为”(三十八章)
“道常无为”(三十七章)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
认为“道”的本性就是以一种不用心、不经意、不强求、自然而然的态度去成就一切的
,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第七十三章)。道的这种自然性就是“无为”。“无为”也就是“无违”, 即无违自然、因任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之义。王弼以“顺自然也”来解释老子的“无为”, 是极其精当的。
“自然”一词, 在《老子》中几次出现, 主要是自然而然、自然如此、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意思。王弼注老子的“道法自然”曰: “法自然者, 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 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 无称之言, 穷极之辞也。”所谓“自

老子“无为”浅解word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9200683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