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平.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平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丰富。 1977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分别为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群、梁氏墓群、东平故城。 1978 年,全县文物大普查, 共普查到文物点 400 余处。 1985 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0处。 1986 年, 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处。 1992 年6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处, 分别为司里山摩崖造像、理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 1994 年 12 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分别是沟坝遗址、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东王林(王宪墓)、月岩寺、祥龙观、仲子读书处、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 199 6 年,对旧县乡进行文物普查,同年 12 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处。 2001 年6月, 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 2002 年底,县境内共发现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命纪念地 500 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 处,待批 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3 处;馆藏文物 2000 余件。一、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东平县城西区白佛山之阳, 共有大小造像 134 尊, 分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 5 部分。其中隋窟始凿于开皇七年, 窟内阿弥陀佛主像通高 米, 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螺纹肉髻低平, 面相浑圆, 手施无畏与愿印, 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此阿弥陀佛像被专家誉为“中原隋代第一佛”。其左右窟壁上又排列数十小龛,龛内造像 1—9 尊不等,其中“涅磐图”颇具地方特色,为国内仅有的一处,“十六王子”造像铭造像也是国内罕见。白佛山石窟造像为全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处,为两汉之际东平国王城遗址。城址大体呈长方形, 东西长约 1600 米, 南北宽约 1300 米。城址内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还残存有汉代夯土城墙。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 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近年来,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家具。东平故城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司里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戴庙乡司里山上, 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 600 余尊。如按年代划分, 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 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 主佛像高 米, 戴宝冠, 面相浑厚, 手施说法印, 著褒衣博带式袈裟, 倚座于宽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连”龛像, 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西崖多为唐、宋摩崖造像, 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 其中唐代多为武后时期的造像, 多通体磨光, 面相丰圆饱满。宋代造像则神情丰富, 雕刻精细,其中的 36 尊罗汉像等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风化较为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或罗汉像。造像龛旁多有铭文题记, 最长者达 500 余字, 其中还有武则天造字 1

东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