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畅谈青年成功启示- 杨福家.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畅谈青年成功启示寄语复旦争创一流(杨福家) 发布时间:2011-11-07 访问次数: 畅谈青年成功启示寄语复旦争创一流-- 记杨福家院士在上海医学院的报告会 10月 18 日,应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以及上海医学院的盛情邀请,复旦大学老校长、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在我校枫林校区明道楼二楼报告厅, 作了“教育的普世理念—访耶鲁医学院有感”的报告。全院近 600 名师生听取了报告会, 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 就连过道阶梯上也坐了慕名前来的年轻学子, 尤其是不少附属医院的师生克服路途远、临床工作繁重的困难, 积极参加报告会。(摄影:孙国根) 报告会伊始,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院士向大家介绍了杨教授与复旦大学的深切情缘。杨教授是老复旦人,从 1954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到 1993 年至 1999 年担任复旦校长, 他在复旦大学学习工作了近半个世纪, 对复旦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 杨教授以在耶鲁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见闻作为开篇, 详细介绍了我校著名校友、该所林海帆所长的成长历程。林教授统领一支由 38 位教授、 26 位副教授和 500 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团队拥有 42 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他热爱耶鲁,因为那里充满着机会; 而林教授又为一批年轻人创造了机会, 这些年轻人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杨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周末的时候,林教授领导的干细胞研究所灯火辉煌的照片。报告中,杨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深有体会的总结了年轻人自我锻炼, 不断成长的十点启示, 总结了我们年轻人在奉献祖国当中成就事业的成功经验。启示之一, 一个人的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 但从它的本质来说, 也是最难驾驭的。大学要为年青人创造机会。启示之二,要取得成就,必须艰苦奋斗。启示之三,非宁静无以致远,林海帆主任办公室那个楷体的“宁”字匾额发人深省。启示之四, 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关键是环境与政策, 其中包括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他深情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上, 复旦大学各位前辈给了他很多机会。学校要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启示之五,在成功的集体里,肯定是“ 360 行,行行出状元”。启示之六,领军人物需要有很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杨教授鼓励复旦学生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 进行能力储备,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启示之七, 科学扎根与讨论, 创造源于提问。启示之八, 师生应该亲密无间, 相互学习, 探索真理; 亦师亦友, 亦争亦导。杨教授通过自己在欧美, 特别是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游学交流经历,向我们介绍了“住宿学院制”在师生教学相长, 建立亲密无间关系中的作用, 以及“雅典学派”倡导的提问和争论在科学进步、思想启蒙中的非凡意义。启示之九, 做人第一, 修业第二。杨教授在这里提出了教育的普世理念,即“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在专业上出类拔萃、具备全面知识, 更要拥有高尚的品德, 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才,并在多方面有益于社会。他的品质使他能够在社会的各阶层散播知识之光”。启示之十, 一所好的大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杨教授特地引述了温家宝总理 2007 年5 月在同济大学的一段演讲, “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 不在权威的讲坛, 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 而在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要通过讨论与交流

畅谈青年成功启示- 杨福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