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者: 夏宇锋(提交时间: 2012-10-16 11:34:50 )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前滚翻教学目标 1 、了解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 2、通过教学使 85 %~ 90 %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 了解前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平衡素质。 3 、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创新能力。 4 、树立较好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并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 5 、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团身紧教学难点:身体依次着垫,滚动圆滑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检查人数,师生问好二、游戏导入: 教师创设森林游玩的情境,沿途模仿所见各种动物动作(兔子、青蛙、小鸟、刺猬……), 欢快地做游戏“高人、矮人”。三、技能学习: 1 、老师创设森林遇险情境,同学们被困在一个小土坡上,怎样才能安全地离开?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守纪组、合作组, 鼓励大家团结一致, 学习应急技能――前滚翻, 运用技能摆脱危险。 2 、用皮球与砖块滚动的比较,引导同学们模仿“小刺猬”和游戏中的“矮人”动作,体会团身紧的动作要领,复习前后滚动。 3 、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提示重点难点,传授动作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协作。 4 、学生尝试练习,相互对比,集体研究,大胆展示。学生自评,组内自评,老师评价。 5 、老师巡视指导,对于未能完成动作的同学,指导小队同伴帮助完成。 6 、老师评价各队学习情况,在表现突出的小队的队旗上加上星星。四、拓展应用: 1 、老师带领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本领,安全地离开了小土坡,穿过了一片小树林,这个时候迷失了方向。老师引导同学们运用二年级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所讲到的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辨清了方向,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2、老师利用教具设计出野外有可能出现的地形( 小溪、山坡、山洞、独木桥), 引导运用学过的跨越、前滚翻等技能完成练习。 3 、老师引导同学们利用教具,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勇敢者之路”,分组比赛。 4 、老师评价各组表现。五、课堂延伸 1 、放松舞蹈,欢庆成功。 2 、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3 、小结:(1 )前滚翻是一项很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在我们平时的球类类活动中也常常用到, 例如排球运动员在救球时就会常用到滚翻动作。(2) 参加野外活动时, 要做好充分准备, 避免出现危险情况,遇到危险情况要镇定,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摆脱困境。教学反思本课在教材的处理、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法的创新、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等方面都较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课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森林游玩、突遇险情、学技自救、安全脱险、技能拓展。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情景感染下,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 、巧设铺垫,层层递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前滚翻,完成动作的重点在于团身紧。在课的导入部分两个游戏活动中, “小刺猬”和“矮人”都有团身动作, 学生在游戏中不经意地完成了练习, 为接下来学习前滚翻动作打下了基础, 使学生对“团身紧”这个
展示成果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