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进行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一种审美享受。
美术鉴赏不仅要对美术作品有感性认知和视觉印象,还要对美术作品的表现技巧、形式语言、思想容、艺术倾向、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并做出判断,所以这种情感活动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它主要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揭示出作品艺术特色和文化涵,使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美术鉴赏属于艺术接受学的畴。艺术家创作出了美术作品,但艺术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必须通过美术鉴赏发挥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通过观者对作品的品评鉴赏,才会使作品具有长久的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艺术创造者及其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美术鉴赏能力的高低通常与人的综合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美术鉴赏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开拓人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丰富审美心理结构,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条件
美术鉴赏活动中无论是欣赏还是鉴别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美术鉴赏便不能成立。一方面,美术作品作为鉴赏的审美客体,是读者和观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美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和观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因此构成美术鉴赏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美术鉴赏的客体即作品本身,一是审美鉴赏的主体即读者和观众的参与。
(一)美术鉴赏的客体
美术鉴赏的客体,即被鉴赏的美术作品本身。在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要求客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否则便失去了欣赏或鉴别的意义。如何使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美术作品在容和形式上要达到完美和统一。如果只有形式而没有容,往往会流于技巧的炫耀。反过来如果忽视形式,就违背了艺术审美的特性,因为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赞美,都是由充分表现意蕴的形式引起的。如果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则无论美术作品的容多么科学、多么具有真理性,只要它不具有美的形式,便不具有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是点、线、面、形体、色彩等形式要素及排列组合方式,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一旦形成之后,便产生特有的形式美,所以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无视作品的容,而醉于迷人的形式美之中。美国的美学家克莱贝夫·贝尔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艺术的形式能够唤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从审美经验上可以断定形式具有艺术意味,因此,他把“有意味的形式”定义为美。但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美术作品只有在“真”与“善”统一到美的形式上时,才真正的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很多理论都是强调容与形式上的完美和统一。如唐代画家彦远说:“若气韵不周,空形似,笔力末遒,空赋善彩。”①所以他认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②是最好的作品。宋代欧阳炯也曾经说过:
“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这些都是在强调美的容与形式的统一。只有作品中的“真”与“善”统一到艺术的形式上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美,称之为艺术。所以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面对毫无审美价值的作品自然不会有什么审美鉴赏可言。
比如我们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时,(图1-1)首先被奔马的气势和动态美所吸引,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强壮有力,生气勃勃,马的躯体远小近大,既符合透视,又给人一种欲放先收,由远及近的感受,表现出奔腾的气势。从奔马高昂的脖子延伸到左腿形成一条垂直线,使其在奔腾中又显得十分稳健。而飞动的马尾、马鬃用笔粗犷有力,焦墨与湿墨并用,这种笔墨既表现奔马的特点,同时又很好的表达了画家激越的情感。我们从奔马的跃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活力,充分体会到生命的运动美。奔马确实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这是把情感和意蕴融汇在精美的艺术技巧中的典,达到了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完美统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
(图1-1)
(二)美术鉴赏的主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由鉴赏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联系所造成的。美术鉴赏的主体,即欣赏和鉴别美术作品的人。当然这个主体必须具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必须具有艺术感受和艺术想象的器官与能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ggjhm62
  • 文件大小2.28 MB
  • 时间2021-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