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力资源报酬与收入
第一节人力资源报酬与收入统计的意义
一、 对宏观经济的意义
更加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 对微观企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正确处理劳动者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第二,
是研究“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具体实现的重要手段;第三,是检查和分析企 业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第四,是研究企业内部工资关系与其他企业工 资关系的重要依据。
三、 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二节工资总额的核算和分析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
总额。职工工资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 是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的基础性指标,也是研究劳动者收入状况和居民购买力的主要依据。
一、 工资总额的构成
工资总额从结构构成上看,可分为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部分。
(一) 基本工资
(二) 辅助工资:辅助工资通常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 况下支付的工资。(1)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 奖励工资及其他奖金等。(2)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 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 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二、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1)创造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2)有关 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独生子女
费(3)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4)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5)支付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补助、
误餐补助(7) 一些单位职工集资入股或购买企业证券后发给职工的姑息分红 (8)
由单位负担并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三、 对工资总额统计的要求:统计的时间应该遵循“全部职工”原则。
四、 工资总额的动态变动研究
第三节收入水平分析
职工平均工资是以城镇单位为基本统计元素进行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 及国有、集体和外资等其他经济类型的职工。 各单位在计算职工平均工资时,将 本单位所有职工的工资综合汇总在一起, 除以一定时期的职工平均人数,即得出 了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一、 平均工资动态分析
平均工资指数体系有三种指数组成:(1)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是各组平均工 资和各组人数变化双重影响的结果。(2)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3)平均工资 结构影响指数,专门用于反映各组职工人数的变动对总体平均工资的影响。
二、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工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研究工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实际上是研究生活消费 与生产的关系,是研究分配与生产的关系。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低于社会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
三、 工资与收入水平差异的分析:分析工资与收入水平差异的方法简单地可 以做最高的工资与最低的工资分析比较、工资增收与减收差距的分析,更为常用 的主要有五等分法、基尼系数等。
(一) 五等分法乂称“收入不良指数”,一般收入不良指数在1~3之间。
(二) ,说明分配依然是高度平均的。
四、 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是政府 取得收入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做到
人力资源统计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