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4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篇课文结构特点,即课文的纵思路和横思路来整体设计教学。课文的纵思路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的条理。它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课文的横思路就是作者怎样把各个部分写具体。它是一棵树的枝叶。教师只有抓住主线来整体设计,分步施教,才能把作者的写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在纵思路上,作者是围绕着 两救 来写的,即班长救病号(3 23节),病号救班长(24 33节)。因此,全文分为四段较妥,即1 2节为一段, 两救 各为一段,最后一节为一段。在横思路上,作者抓住班长的外貌(人物外表)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何设计教学呢?
第一步:掌握特点,理清思路
作为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作者围绕着 两救 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为了让学生循思路进行第二步的学习,老师应该把全文的思路板书出来:照顾病号 班长救病号 病号救班长 怀念班长。
第二步:引导读书,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横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 出场 就写了他的外貌: 个儿挺高, 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 班长皱起眉头 。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 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
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是这篇课文横思路的一条主线。而每次描写,都有它的含义作用,引导学生逐一理解,无疑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分组读议,汇报交流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着已经划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词句,读书自学,议论交流,深入理解每次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物的外表,进而理解人物内心,最后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达到自我领悟,渗透教育的目的。
课文一开始,就仔细地勾画出一位老红军战士的外貌,一位未满40岁而驼背,皱纹满脸,两鬓斑白的战士,以长者的身份,带领三位有病的小战士在茫茫的草海里,一步一滑地行进着。这些描述告诉人们,老班长历尽了人间的辛酸苦难,但他乐观,充满对同志的阶级情谊。
老班长救病号部分,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作了四次描述。而每次描述,与救病号有什么联系,给读者什么启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深刻领会。
接下来,病号为什么要救老班长?怎样救老班长?结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