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 我 把鲈鱼放回湖里,使 我 从中获得终生启示。分为钓鱼、防鱼、启示三部分,重难点 启示 部分说教味比较浓,稍有不慎很可能上成品德课。
【学情分析】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十一岁的钓鱼一事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 启示 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积淀,难度肯定很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 我 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引起情感共鸣,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 我 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 启示 ,理解意思。
2、板书 钓鱼的 ,展现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接触难点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你最难以理解的又是哪部分?
出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读这段话,读准,读通。
三、探究难点
1、课文是用什么例子来说明道德抉择这个问题的?
(钓鱼。)
2、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 是 指什么?这里的 非 又指什么?
板书:
是 非
交流后得出结论。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放了就是正确的。)
板书:
放 不放
3、引:
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就知道什么是 是 ,什么是 非 ,看来道德的确是──(齐读: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放与不放的问题,究竟 难 在哪里呢?
板书:

请学生找找,并相机出示。
⑴ 鱼好大:
出示: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从哪看出 大 ?
( 从来没有 ,感叹句的形式。)
⑵ 鱼难钓:
(从第三自然段中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说明钓这条鱼是经过漫长等待,而且十分不容易。)
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吗?读出钓这条鱼的不容易。
(从 像往常一样 我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钓到它不容易。看出 我 的动作娴熟,钓过不少条鱼,但是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而且是鲈鱼,这种成就感可想而知,而且后文说 三十四年再也没有钓过那样大的鱼,可见确实很罕见,而且一生只此一次。)
⑶ 无人知:
环境的描写: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说明只有父子两人,别无他人, 没人知道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 。
4、在这种情况下要放弃鱼,真难啊:
如果钓鱼的人是你,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愿意不愿意放了它?
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带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找理由。孩子们展开读书、对话,领着孩子们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可我最终放弃了,只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哪句话?
⑴ 出示这句话: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⑵ 细细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 盯、好一会儿,得 。
(父亲也很不舍得放这条鱼,从 盯 、 好一会儿 可以感受到,同时父亲又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放,从 得 可以看出。)
⑶ 正是这样,父亲在 我 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道德的选择,就帮我摆正了标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是与非,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