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儿惊厥的处理
小儿惊厥的急诊处理
一、惊厥的急救程序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与病情直接相关 ,惊厥频繁、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多 ,后遗症也严重 ,故迅速控制惊厥至关重要(尤其是惊厥持续状态) 。遇到惊厥患儿 ,在简要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同时首先要进行抗惊厥处理。
1. 保持气道通畅 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中切牙之间 ,以防由于咀嚼肌痉挛而发生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避免误吸窒息。
2 .控制惊厥发作
(1)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 ,高热配合曲池、十宣等穴。
(2)迅速使用止惊剂。首选给药方便、作用快、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用 5 %水合氯醛 ,每次 ~ ml/ kg ,保留灌肠。灌肠后继续抽搐者可选用苯巴比妥钠(鲁米钠) ,每次 5~8 mg/ kg ,肌肉注射;或安定(地西泮) ,每次 ~ mg/ kg ,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1~2mg)或灌肠。婴儿每次最大剂量 2 mg ,幼儿每次不超过 5 mg ,较大儿童每次最大剂量 10 mg。
3. 吸氧 对有呼吸困难者 ,尤其是喉痉挛发作停止的发绀患儿可及时吸氧 ,以减轻脑缺氧。
4 .开通静脉通道 有颅高压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多并发脑水肿。因此 ,只有适当应用脱水剂 ,降低颅内压才能有效控制惊厥 ,同时防止脑疝发生。用 20 %甘露醇快速静脉推注 ,剂量为每次 ~ ml/ kg。
5. 热惊厥患儿应立即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二、惊厥评估
询问病史的重点是: (1)此次发生惊厥的可能诱因 ,如发热、脑外伤、中毒、药物过量、突然停抗癫痫药等; (2)既往有无惊厥发作史及发作次数; (3)出生时有无围生期窒息史; (4)家族中有无癫痫、热性惊厥、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患者; (5)是否及时添加辅食 ,补充维生素D等。
体检时注意: (1)惊厥是全身性还是局灶性发作 ,是否对称 ,有无定位体征 ,惊厥持续时间; (2)惊厥停止后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体温、肌张力、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 (3)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4)注意营养状态 ,发育情况 ,有无皮疹及瘀斑、瘀点 ,婴幼儿应检查前囟张力 ,有无局部感染灶。
热性惊厥是发生在小儿最常见的一种惊厥 ,我国儿童的发病率为 3 %~5 %左右 ,多与感染有关。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惊厥和复杂性热惊厥。前者是指发生于 6 个月~6岁的发热儿童 ,为全身性发作 ,时间不超过 15 min ,24 h内一般不会再次发生 ,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而复杂性热惊厥需具备以下主要条件: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15 min或24 h 发作 2 次以上;呈局灶性发作;一年发作频率达 5次或 5 次以上;发作后留有神经系统异常 ,其中包括 Todd’s 麻痹。次要条件:患儿年龄 < 6 个月或 > 6 岁 ,体温不足 ℃即出现惊厥。热性惊厥患儿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极少数可形成脑损伤 ,演变成癫痫的可能性约 5 %左右。
无热惊厥病因更为复杂。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种因素。前者病因相对集中 ,主要包括脑内
小儿惊厥的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