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基于地域文化的吉林市金珠镇农林园规划研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基于地域文化的吉林市金珠镇农林园规划研究.doc基于地域文化的吉林市金珠镇农林园规划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的吉林市金珠镇农林园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清新的空气、
温暖的阳光、绿色清新的环境,都市农业观光产业于是应运而生。农
业观光园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在“绿
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的今天,发展农业观光园成为“绿色经
济”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以亲自参与项目一吉林市
金珠镇农林村旅游规划为例,介绍了当地资源等基本情况,着重讨论 了在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探讨如何进行农业观光园 规划设计中完美的融合文化。使其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 综合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秀案例。 关键词:生态农业地域文化民
俗文化规划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形式,随着城市发展的步
伐加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扩张使得城市绿地慢慢减少,已经无 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体闲需求。 本论文的重点就基于乡村地
域文化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以亲自参与项目一一吉林金珠镇 农林总体规划,展开论述和研究力求将休闲农业园融入特定的民俗地 域文化,使城市的地域文化脉络和特征在休闲农业园中得以体现和传 承,并与自然农业风光得到完美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 代休闲农业园景观环境,为进一步营造乡村特色,促进乡村建设和发 展做出贡献。 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侧重在休闲农业园与地方自
然环境,偏重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较 少。本文阐述生态农业园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通过在金珠农 林实际项目规划中的加入文化融入的手法,得出民俗地域文化与生态 农业相融合的规划手法,希望对未来建设自然农业环境,休闲娱乐环 境和文化精神环境共同实现高度和谐的农业观光园具有指导性意义。 2文化资源的挖掘 吉林市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金珠镇农林园
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用规划的手法得以体现,主要有以下文
化资源: 金珠镇耕地总面积5400公顷,农
民人均占有土地3亩。森林面积3753公顷,%o 土 地酸碱适宜,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平原地带黑粘土质,种植 水稻用水量小且产量较高,煮熟的米饭飘香可口,是本地区的重要水 稻产区。山区土地多为黄粘土,腐植层平均厚度20厘米,适宜种植 玉米、大豆、谷子等。 2. 2民族文化 2. 2. 1满族文化 满 族是一个发祥在东北的最古老的民族,发掘满族文化资源,应从满族 的历史说起,而这个历史是充盈着文化的历史。东北民族为数甚多, 世代传承,基本上形成了四大族系:一是肃慎、挹娄、勿吉、❷❷、 女真,直到满洲族,此即史家所称的肃慎族系;二是秽貂族系,包括 夫余、高句丽、沃沮等族;三是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契丹,包 括蒙古族系都属于这一族系,加上自成一族的汉族构成了东北民族的 大格局。满族族系写下了东北历史的璀璨篇章。吉林满族风俗文化可 圈可点、彪炳千秋。同时满族文化是振兴吉林经济不可多得的宝贵财 富。 在农林园中,结合满族民族风俗,保留满族特色建筑形成 满族风俗村的群落。供游客观光游览、住宿、餐饮等。同时设有满族 博物馆以及民俗用品商店,拉动区域经济。
朝鲜族自17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

[精品]基于地域文化的吉林市金珠镇农林园规划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