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主义情怀
当时的“国”(清政府统治)是一个怎样的“国”?
孙中山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康有为
李鸿章
自强求富梦
君主立宪梦
孙中山
共和之梦
色彩斑斓的救国梦——
孙中山(革命)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者
性质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1894年
美国
檀香山
孙中山
1905年
8月
日本
东京
孙中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自主学习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建立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但这些革命团体比较分散、不集中,这不利于革命,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正是这种情况下成立了同盟会,同盟会的建立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解 释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秋瑾,生于官宦家庭。虽身为女性,却立志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之后回到国内筹备起义,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入狱。
虽死犹生,
牺牲尽我责任。
——《绝笔书》
辛亥革命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