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 斑,舌 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 热则 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三)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苔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 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 畏冷,舌质淡 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腿疼痛
.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 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 时向医师反馈。
.给予骨盆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 1/3~1/2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
调节。
.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 等。
(二)肢体麻木
.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
.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 件发生。
.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和耐力。 提高肌肉强度
.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激光、微波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腰椎整复的护理
.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腰部疼痛、活动度、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大小便等情况。
.卧床休息,定时双人直线翻身,增加患者舒适度,仰卧时腰部加腰垫,维持生理曲度。
.复位3天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佩戴腰托下床。下床时先俯卧位,在床上旋转身体,脚着地后缓慢起 身,上床则反之。下床后扶持患者,观察有无头晕等不适,入厕时避免久蹲,防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跌倒。
.复位3天后逐渐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二)腰椎牵引的护理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2,遵医嘱选择合适的体位(三曲位、仰卧位、俯卧位)及牵引重量、牵引角度,牵引时上下衣分开,固定带 松紧适宜,使患者舒适持久。
.牵引时嘱患者全身肌肉放松,以减少躯干部肌肉收缩抵抗力,疼痛较甚不能平卧的患者可使用三角枕垫 于膝下缓解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