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月光启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启蒙的内涵。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儿歌录音、课文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作业设计:(见作业纸)
一、复习导入,揭题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为作者 “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这种启蒙教育影响了作者一生,每当回忆往事,作者都会这么说:
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课件出示)
2、自由读
3、读了这一节,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有哪些疑问?
4、这些问题提得真好,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母亲,共同去聆听那月光下的启蒙教育。(在题目“启蒙”二字下加圈)
三、研读课文1-5自然段
过渡: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在院中搂着孩子,唱起了动听的歌谣,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情,我看得出你们一个个都被陶醉了,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们如此陶醉吗?
(月夜美、歌谣美、嗓音美)
2、夏天的月夜怎么美呢?
(1)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
(3)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如银的月光洒满了小院,真美啊!谁还想读?
3、夏夜的月色真美,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出示图片),我们来欣赏(播放歌谣)。
4、听着这动听的歌谣,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不能用古诗句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5、(1)你跟作者都想到一块儿去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2)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你有什么疑问?[芳香的音韵:这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6、这段文字富有浓郁的诗情,真是太美了。大家也读一读,体会体会,感受那芳香的音韵。(自由读、指名读)
过渡:预习课文时,有同学问我,母亲唱歌谣给孩子听,能给孩子什么启蒙呢?你也有类似的疑问吗?读读第5自然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1)刚才大家都弄不明白母亲唱歌谣给儿子听能给孩子什么启蒙,这就是“混沌”,现在读了这一节是不是和作者一样豁然开朗了?
(2)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联系第5节: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丰富。[历史上有“黄河三年两决口”之说。这里的地理条件恶劣,黄河经常决口流经的土地难以生长庄稼。]
出示句子: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长:产生)
你还可以联系歌谣的内容谈谈吗?
联系第1-3节:歌谣表达了家乡
月光启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