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揭题释题
师:童年是令人难忘的,它是一首歌,清脆入耳,它是一首小诗,耐人寻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齐读课题——《桂花雨》。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认为桂花雨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现在开始。
预设:美好、迷人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是啊,桂花雨给作者童年留下美好、迷人的印象,以至于后来会时时想起“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然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里的桂花是哪里的呢?(杭州的桂花)同学们真会读书!
师:杭州的桂花是怎样的呢?在杭州有处小山(指下)“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过渡: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桂花香的语句。(板书:桂花香)
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
(一)桂花香
师:谁来说说你们找到描写桂花香的语句(指名)
出示: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过渡:这些都是描写桂花香优美的语句,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师:在这组句子中,你们觉得哪些词用得妙?
预设:
生1:迷人,说明桂花想起浓郁;
生2:香飘十里,说明桂花飘得十分远;
生3:浸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仅花开时香,泡饼、做茶也同样香气弥漫。
师: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把“全年”换掉可以吗?(不行)
生:全年不是指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指时时刻刻,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我们再来品读下这两句带有“浸”字的句子。
过渡:桂花的香气,不仅香在人们的心里,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整个村子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难怪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桂花香,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桂花的什么感情(喜爱)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花香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事?(摇花乐)
(二)摇桂花──乐
过渡:接下来我们还以同样的方式边读边画出文中描述摇花乐和桂花雨的语句,并思考:在摇桂花之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摇花乐)
1、师:画好了吗?摇花之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心急)你读得真仔细!你从哪句话体会到“我”的着急。
出示:“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师:你们感受到他的心急了吗?谁比他更着急?(指名)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摇桂花时的着急。
2、师:摇花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快
桂花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