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底”情况下 ADCP 流量测验解决方案
蒋建平1 段云雁2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 南京 210011)
摘要:本文通过对 ADCP“动底”情况下的流量测验分析,从外部设备的配备上和资
料处理上提出判断“动底”的解决方案和事后处理方法。
关键词:A DC P ; “动底”;解决方案
1、前言
我国河流一般含沙量较大,特别是长江,导致 ADCP 一定频率的测定的“底”是随河底
床面上有泥沙或一定浓度含沙量是运动的(下面称为“动底”)。由于受来自河底床面泥沙运
动速度的影响,将运动“底跟踪”方式测得船速相对于河底的速度严重失真,使流量测验不
准确。在流量较大时其现象尤其突出,表现为在“底跟踪”(BTM)时施测的流量偏小。
“动底”的解决方案在美国地理调查局(USGS)及其下属地表水办公室(OSW)的“ADCP河
流流量测量文献译文汇编”和黄河宁博士著的“ADCP河流流量测验原理和方法”均作了阐述,
并提出了差分GPS测量船速的方案。但对于长江 20000-30000m3/s以上存在“动底”只考虑差
分GPS测量船速改正时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是有施测现场环境对于ADCP磁罗经影响导致
的。
解决因“动底”产生的船速失真最直接的方法是外接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测
船在航迹上运动的任意两点的船速。
ADCP“底跟踪”(BTM)方式测流时,其结果与磁偏角无关,只受河底沙速影响。这是
ADCP 测流原理所决定的。当无“动底”时,ADCP 测得流量是正确的,由于受外界磁物干扰
存在磁偏角,故流向是错误的;如“动底”速度较大,则流速、流向成果都是错误的。
在“动底”时“底跟踪”(BTM)方式测量偏小时,采用外接 GPS 方式施测的流速是与磁
偏角有直接关系,若内置罗经确定大地坐标与GPS 大地坐标之间偏角差异较大,则测流误差
较大、精度较低。这样对于外接罗经的精度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
2、“动底”解决方案
在采用 ADCP 流量测验时,对于配备 GPS 和外部罗经等传感器主要因“动底”原因导
致底跟踪(BTM)施测流量偏小起到改正的作用。在底跟踪(BTM)无法施测到正确的船
速时(ADCP 运动速度),可采用 GPS 来测量船速来代替。而在 GPS 来测量速度时因坐标
系统的不一致,罗经的校正是关键的,对于内部和外部罗经,都应率定出磁偏角等多种因素
的偏差。而罗经校正不准确或存在偏差,将在 GGA 模式下导致流量计算不准确,在一个测
回中往返产生很大偏差特别明显。
若罗经只存在系统的偏差因素,无论有无底跟踪失效时可以通过事后改正来处理。罗经
系统误差可以理解为罗经安装误差
“动底”情况下ADCP流量测验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