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7期工程数学学报 2004年12月 CHINESEJOURNALOFENGINEERINGMATHEMrICS 文章编号:1005-3085(2004) 招聘公务员问题的优化模型与评述韩中庚(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本文针对200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D题“招聘公务员”问题的评卷情况,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这个问题的背景、评卷要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优化模型及求解结果。关键词:招聘公务员;择优录用;按需分配:隶属函数;满意度;优化模型分类号:AMS(2000)90C05 中田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招聘公务员问题的综合评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几乎所有的国家机关和各省、市政府机关,以及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和公司等都公开面向社会招聘公务员, 或工作人员。尤其是面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招聘活动非常普遍。一般都是采取“初试+复试+ 面试”的择优录用方法,特别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复试和面试在招聘录取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同时注意到,为了提高公务员队员素质和水平,虽然学历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水平的一个方面,但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各有所长,为此,如何针对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择优录用一些综合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热爱本质工作、有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把好人才的入口关,这在现实工作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当前很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在招聘公务员的复试过程中,如何综合专家组的意见、应聘者的不同条件和用人部门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录用分配方案,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多数原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原则”未必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里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怎么选择,如何充分考虑用人部门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以及应聘者的利益和特长,做到按需择优录用,即“取之所需,用之所长”,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很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最初的原形是以研究生的录取为背景提出的,后来根据叶其孝教授的建议改为公务员的招聘问题,并根据全国组委会姜启源教授、孙山泽教授、谢金星教授等专家们的意见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论证,最后形成了这样一道题目。事实上,这样一个竞赛题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也凝聚着多位专家教授的汗水和心血,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也使我受益匪浅, 在此对全国组委会专家教授们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 ,相对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方法较为灵活开放的问题,根据评卷的情况来看,也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为此,全国在评卷过程中给出了如下的评判要点: 收稿日期:2004-12·:韩中庚(1958年5~tt),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军事运筹学,数学模型的应用. 维普资讯 148 工程数学学报第21卷(1)应聘人员复试成绩的量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正规化处理和确定综合成绩的合理性。(2)对于问题(1),在考虑应聘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综合应聘人员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用人部
招聘公务员问题的优化模型与评述.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