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
——2012—2013年滨江小二班课题班级总结
【摘要】: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还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其想象、创设、表达等各方面技能。幼儿的周围生活是他们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故本学期我们利用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毛巾进行各种不同的创作,让孩子运用毛巾制作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观察、比较、尝试,让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在制作中享受快乐。一学期下来,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来越多,开发了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其智力发展。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如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意志力、成功感。
【关键词】:生活、层次、评价、综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
现在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所有的特性,很多幼儿动手能力很差,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依赖性强,许多幼儿不具备基本的生理自理能力,据进三年小班幼儿调查结果显示,5%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7%的幼儿不能独立洗手入厕。为此要培养一代跨世纪的新人,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势在必行。
本学期,我们通过幼儿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毛巾,来进行各种不同物品的制作,如:棒棒糖、糖葫芦、蛋糕、南瓜等,让幼儿在制作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过程中回归到生活中。在制作中培养和同伴交流的能力,在制作中锻炼遇到难题会自我克服的能力,在制作中全面发展幼儿的各项智能。
选择体现生活化的操作内容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学会生活”作为切入口。于是,本学期我们围绕“毛巾制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多元表现活动,有层次性地让幼儿通过学会简单地铺平毛巾,到用毛巾制作不同的图形,再到卷毛巾制作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具,逐渐制作出各色不同的东西,从而来源生活,回归生活,利用生活化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投放体现层次化的操作材料
新《纲要》强调:“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现代教育应体现这样一种观念: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每个幼儿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
因此,在每次毛巾制作活动中,在投放和准备操作材料时,我们总是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准备做什么,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材料。例如:起初我们只是通过一块毛巾让幼儿来探索利用毛巾可以变成三角形的三明治面包,或者变成长方形的面包,在探索中培幼儿子对毛巾制作的兴趣;随着幼儿对毛巾制作的深入了解,我们开始投放不同的材料,如:我们通过投放皮筋让幼儿通过卷一卷的方式制作常见的蛋糕,通过放入吸管让幼儿

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92842547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