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改变命运
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工作了40年。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我曾起伏跌宕多次,但我没有抱怨,没有消沉。不论我在哪里,――敬业。
1959年我高中毕业,学校动员我留校教高中俄语。我一面自学俄语大专教材,一面认真学习、吸收老俄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我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特点施教,所以,我的俄语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我原籍的县完中校长前来学校求援,学校领导就把我作为“礼物”送给了求援者。“苏修特务”的帽子。
1963年8月,我被分配教六年级的语文兼班主任。语文我没有教过,一切要从头学起、面对现状,我采取“多听优秀示范课、多自学汉语语法、多看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多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四多”途径,逐步完善教学方法,第二年就改变了那所山区小学的落后面貌。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课堂板书风格;教学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的教学备课和教授特点;突出生字、新词、关键语句、小作文“四步走”的重点教学法。
回县后,我担任了高中毕业班的俄语教师。也许是这里的学生好些时间没有俄语教师,一开课他们就非常注意我。原来的俄语教师是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毕业的,他来校时带来了好些苏联十年制学校学生的通信地址,当时鼓励学生与苏联学生通信以提高他们学俄语的积极性后来,他因故被停职。现在随着我的到来并支持开放式教学方式,学生们与苏联同学的通信又热了起来 殊不知,随着中苏关系日趋紧张,这件事却连累了我
――除了被调到离县城100里外的山区小学任教外,后来我还被扣上同时我还积极开展当面批改作业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贴近直观教学,使学生进步很快。我也成为学校对外展示语文示范课的专职教师。
但世事难料,“文革”中,又成为“白专道路”和“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罪状。我被扣上“苏修特务”。
1969年,,既没有旷过工,。,我立即向队长提出:我去养猪场劳动。到猪场后,我虚心向老饲养员学习,还发动大家讨论养猪方法。我总结出大小分类、配料分类、喂养分时的“三分法”很快起了作用,猪长膘很快。。
时光荏苒,1972年春节后,我又被调到公社中学任教。我刚去的时候,。对此,我没有气馁。我奏起了挑战新命运的三步曲。第一步,我找到一套中文专业函授教材,开始系统学会发展史的书籍统统揽过来,一本一本地啃起来。我一边学,一边教。整整四年的锤炼,学生每年高考的成绩作证,我,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
1981年秋,我奉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一边教。这里的学生都是成
敬业改变命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