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010-03-22
1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第二节 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
第五节 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第六节 健康危险度评价
2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3
学习要求
掌握不良气象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熟悉地球化学因素(geo-chemical factor)对健康的影响;
了解生物性有害因素(biological adverse factor)对健康的影响。
4
一、不良气象因素与健康
不良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的影响
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的影响的方式
二、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
地表化学元素分布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对健康的影响
地球化学因素与疾病
三、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与健康
动物毒素
植物毒素
5
一、不良气象因素与健康
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多种要素;
天气:气象学把瞬间至十余天内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状态称为天气(weather);
气候:更长时期的天气的总和称为气候(climate)。
6
(一)不良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的影响
、冰雹、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或伤害;多日的恶劣天气如严寒、闷热,可使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
,是某些流行病的重要流行因素。如疟疾、流感,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
,影响最大的人群是老人、病人。
7
(二)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
对人体的物理作用。例如:严寒造成冻疮或冻僵;寒冷刺激器官充血;环境高温引起热病或热促疾病。
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气温能影响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的分泌功能;寒冷刺激可促进肝细胞的呼吸和肝酶活性增高;寒冷的冬天总代谢明显减低。
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许多生物性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和生物性传媒(如蚊、蝇、虱、钉螺等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疾病的传染或传播力,从而间接地决定了某些传染病的高发或蔓延。
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例如:气温逆增会加重人为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强烈的日照会使NOx、碳氢化合物等人为的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对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8
二、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
(一)地表化学元素分布
常量元素
11种,%。
微量元素
20多种,% 。
必需微量元素
14种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维持正常生理、生化
功能、生长发育、生殖繁衍所必不可缺的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
其他的微量元素未发现或无有益的生物学作用 。
无论必需或非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时,均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9
(二)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锌、铜、锰、钼、硒、硅等;
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 Fe2+(血红蛋白)、铜(铜蓝蛋白);
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碘(甲状腺素)、锌(胰岛素)、铬(糖耐量因子)、铜(促进垂体释放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 ;
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锌、铜、硒和锰等 。
二、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
10
2环境与健康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