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祖辈--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
遥寄思念,祝福永远。
为逝者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你认为清明是个怎样的节日?
2、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又有着什么意义?
【清明节释义】
清明 :qing ming ①清澈明净:月夜清明。 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 ③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 ④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民风民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缅怀革命先烈,争做优秀少年!
先烈们,你们一路走好!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缅怀先烈 继往开来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誓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下层座为海棠形,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
”为主题。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四川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红军
感恩祖辈--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