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方法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新高考;生涯规划;思考
  高中学生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价值观等进行自省的重要阶段,也是即将走入大学的短暂过渡阶段,特别是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职业生涯。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启发学生的职业角色认知,引导学生规划未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背景与意义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
  期……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就定下具体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且以后都不得更改,而是要让他们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内容
  国内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在2011年提出了生涯三叶草模型。从兴趣、能力、价值三个方面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适应度、成熟度与幸福度做诊断、管理与提升。
  学业规划依据:学科兴趣:学科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需要,也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是?W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力。学科价值:学科价值是指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在当前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未来专业及职业选择的价值导向。
  职业规划:学生要通过探索自我、探索周围环境、探索工作世界、生涯决策、职业体验与模拟、探索专业与高校等方式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
  生涯规划:通过人生观探索、世界观探索、价值观探索、中长远目标探索、人生幸福愿景探索等方式,并且借助于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唤醒生涯发展意识,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历程,了解个人兴趣、特质价值观,意识到
“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的生涯问题。
  总之,学校要通过开设专门选修课和组织有针对性的生涯探索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个人特质的基础上,对高校、专业和社会职业信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重点探索;借由考前辅导、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活展望等方式增强学生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问题和现状:一是高中生生涯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不知从何处着手;二是学校生涯教育体系不完整,落实缺乏系统性,不能够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三是学校组织的实践体验活动缺乏,教育和社会实际脱节;四是学校生涯指导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对学生生涯指导研究不透彻,教师生涯指导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7-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