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doc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业务知识
一、填空题
1、 人口规划的范围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三个方面。
2、 人口统计主要是从数量的角度去描述、分析人口现象的(规模、水平、分布及其变 动),并从中发现人口发展的规律及趋势
3、 我省填报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出生人口是填报期内统计对象中妇女所生育的(有生命 现象的婴儿数)。
4、 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是指胎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在一瞬间的(呼吸、心跳、随意 肌跳动和脐带博动)四种生命现象之一的胎儿。
5、 综合反映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叫做(人口年龄金字塔)
6、 出生统计误差率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统计工作质量,其实质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工
作水平)和(工作作风)状况。
7、 出生统计误差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多报、少报和错报)
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9、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统计调查对象合法利益原则和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10、 人口统计指标主要有包括(动态指标、静态指标)两种类型。
11、 动态指标,就是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也可称时时期指 标。
12、 静态指标,就是反映在(某一时点的)某种状况,它所表示的是人口发展连续不
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静止情况,通常称为时点指标。
13、 人口平衡方程式为年末总人口=年初总人口+ (全年自然增长人数)+全年净迁移人 数=年初总人口数+ (全年出生人数-全年死亡人数)+ (全年迁入人数-全年迁出人数)
14、 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 查和一次性调查)。
15、 计划生育情况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等情况。
16、 当今中国的婚姻状态统计有(已婚、离婚、丧偶、未婚)共四种类型。
17、 育龄妇女的统计口径是指(15岁至49岁)的妇女。
18、 婚姻法中达到晚婚标准的年龄为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
19、 性别比是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的男女数之比;
20、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正常值是( 103-107 ) 0
21、 一个2005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到2006年6月30日,其虚岁为(2)岁,确 切年龄为(6个半)月,周岁年龄为(0)岁。
22、 晚婚率是指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者)与同期(通常为一年)(初婚总人数)之比,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人口数变化均匀的情况下,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3)
1、年初人口数等于年末人口数2、年初人口数等于年平均人口数3、年中人口 数等于年平均人口数4、年末人口数等于年平均人口数
2、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
⑷。
1、抽样调查 2、重点调查 3、住户调查
3、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2)。
4、快速普查
1、重点调查 2、抽样调查
4、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3)两种属性。
3、直接调查
4、全面调查
1、历史属性 2、物理属性
5、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1、年内出生人口
3、年末总人口
3、社会属性
(3)。
2、年内迁出人口
4、全年离婚人数
4、生物属性
6、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等于(3 )
1、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2、不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3、采取节育措施人数+不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7、报表中手术例数1-一4季度(1)
1、累积上报 2、不累积上报3、按月上报
8、 新生儿死亡 (3 )
1、报出生 2、报死亡 3、报出生、报死亡
9、 统计报表总人口统计是以(3 )
1、男方为主,2、还是以女为主,3、男女双方均统计
10、 2004年1月1日一2004年3月31日为(1 )
1、一季度报表2、二季度报表
11、已婚育龄妇女数等于(1 )
1、 采取节育措施人数加不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2、 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12、在我省计划生育统计口径中人工流产是指怀孕(3)以内人工终止妊娠 引产是指怀孕(3 ) 以上内人工终止妊娠。
1、11 周 2、12 周 3、13 周 4、14 周
三、多项选择题
1、 影响计划生育率的因素有哪些? (12 3)
①计划生育率既决定于计划外的出生孩子数,也受计划出生孩子数的影响;②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③生育间隔或生育年龄。
2、 请指出下列指标中的时点指标: (3 4 )
(1)上环人数(2)出生人数 (3)已婚育龄妇女数
(4)人口数
3、 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1 2 3 4)0
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2、对各项指标进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