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把握好朗读的“度”.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把握好朗读的“度”
  【关键词】朗读 《普罗米修斯》 “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077-01
  简简单单教语文,构建一个朗读式阅读小语课堂教学是李春明特级教师工作坊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在特级教师李春明的引领下,工作坊成员们不断探索、讨论、交流、实践,使朗读式阅读教学的模式初步成型。但笔者在探索、实践以及观摩许多坊友的课堂中发现,一些课堂由于朗读的“度”把握得不够好,往往留下些许遗憾。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好朗读的“度”呢?
  一、把握好引读提问的“梯度”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朗读式阅读教学的课堂,就是一个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课堂模式。如果教师对每一步教学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教学中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学生就会循着预设的目标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朗读式阅读教学的第一步骤――引读的提问应当设计得非常精练,提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既要问到点子上,又不盲目、唆。如在人教版语文第八册课文《普罗米修斯》的观摩课中,黄以春老师一开课就提出第一个问题:
“人类没有火种之前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有了火种之后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对比读。”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了给人类造福,普罗米修斯是怎么做的?他受到了哪些惩罚?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教师通过引读提问的方式把教学的主要内容分解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几个部分,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有条不紊地理解课文内容,明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读读议议的深层次体会中很快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把握好悟读的“深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方面依赖于他们既有的语感,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教学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于理解文中哪些词语能感悟人物的特点,读懂哪些句子能触摸人物的灵魂,教师并未予以引导点拨,这样的朗读课堂虽然看似热闹,学生却读不出文章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变换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从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朗读才融入了学生情感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如黄以春老师在课文《普罗米修斯》第二步骤的教学中,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恰如其分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的
“痛苦”:当火神劝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答;当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时候,他仍然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答;当凶狠的鹫鹰日复一日、一口一口啄食他的肝脏,当他承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时,他依然坚定着自己的信念。黄以春老师三次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普罗米修斯的话:“为人类造福,我有什么错?我可以承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一遍遍的诵读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受到心灵震撼,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勇敢和不屈的精神跃然纸上。
  三、把握好拓展的“广度”
  在语

如何把握好朗读的“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