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比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正常妊娠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可能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待产的30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0例患有慢性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正常晚期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可能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因素,从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在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产前检查情况、产次、BMI、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而其中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产前检查情况、产次、BMI、高血压家族史均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影响的因素,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促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调查分析; 发病; 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109-0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产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外报道为7%~12%,其发病原因至今未明,这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严重地威胁着产妇和胎儿的安危[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旦发生,临床上很难做到良好的控制,发生流产和产后出血的机会非常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妊娠期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较容易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但是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这种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而且也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找到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2]。本次研究就将调查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及可能引起其疾病的相关因素,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3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患有高血压相关的内科合并症病史的正常晚期妊娠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纳入标准:(1)妊娠期高血压:BP≥140/90 mm 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2)轻度子痫前期:BP≥140/90 mm Hg,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300 mg/24 h或(+);(3)重度子痫前期:BP≥160/110 mm Hg,尿蛋白≥ g/24 h或(++),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年龄24~35岁,平均(
±)岁。试验组300例患者中,年龄23~35岁,平均(±)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增重、妊娠反应及高血压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调查方法
统一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比较,调查内容包括:(1)个体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学历、妊娠前体重指数等。(2)生育史: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既往妊娠高血压疾病史等。(3)家族史:父母、祖父母高血压、糖尿病史。
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