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CPI
摘 要: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主要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或生活成本水平。近年来每次公布CPI都会引起一些争议。必须强调,CPI不是万能的,它是上游经济活动在消费终端的反映,但不可能原汁原味。因此解读CPI不能带着过多的苛求和过高的期望,而应该将其视为重要的参考,并与其它经济指标结合使用。
关键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解读 消费品 服务 变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288-01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主要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或生活成本水平。,%。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
由于CPI一方面同居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备受各方人士的关注。近年来,每次CPI公布,似乎都会引起一些争议。很多居民都表示,他们的日常感受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不一致;很多专家、学者也都会提出质疑,认为这几年指数偏低,与
“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有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CPI涵盖范围有局限。他们说,各种原材料价格在涨,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在涨,房地产价格在涨,CPI未能如实反映这些因素。
二是统计权重有偏差。他们认为,以往食品在CPI中占1/3,但目前该比重应十分微小;教育、医疗、通信、汽车、燃油及水电燃料等资源类商品过去权重很小,近几年消费增长很快,而权重未能跟进。
笔者认为,之所以有上述议论,主要是因为外界对CPI了解不够,或者是期望值太高所致,因此有必要针对性解惑。
一、CPI的涵盖范围
。现行CPI共有八个大类,每个大类分多个中类、再分小类、基本类,每个基本类又包含若干个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称作“代表规格品”:食品类;烟酒及其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类、居住类。
上述八个大类,共包含700多种代表规格品,基本涵盖了居民消费的方方面面。
。对材料价格的指标有专门的指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对生产环节的反映,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流通环节的反映,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消费终端环节才用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反映。如果将各种指数混在一起计算,则不可能反映居民消费的实际感受。
。房地产价格不进CPI是目前争论最多的问题。首先,国际统计上大家都讲究可比,各国的CPI当中都不直接包括房价,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像贷款利率、建筑材料、房屋租金等等,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以各国之间为了可比,必须要统一。第二,房屋的购买是一种投资行为,只有每年的日常消费才构
如何正确解读CPI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