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重点
1、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定理
2、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定理
3、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分类和计算
4、需求弹性综合应用
5、均衡价格的形成
6、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
2.1需求定理2.1.1 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⑴有效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必须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拥有支付能力。要构成有效需求,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缺一不可;
⑵需求不同于需求量。需求量是在某一既定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的变化指由该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动。
⑶因受供给、相关商品价格或消费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需求量不一定等于实际购买量。
2.1.2 影响需求的因素
⑴商品本身的价格(用P表示)
需求量的多少与商品本身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
⑵相关商品的价格(用Pr表示)
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用I表示)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正比。正常品/低档品
⑷消费者的偏好(用T表示)
影响消费者时尚的主要是广告效应和示范效应。
⑸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用Pe表示)
预期包括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
⑹其他(用N表示)
人口数量变动、人口结构变动、季节、政府的经济政策 。
2.1.3 需求函数
因变量 :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自变量 :被操纵的变量
需求函数 :Qd=f (P,Pr,I,T,Pe,N )
Qd=f (P)
需求表 需求曲线
2.1.4 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收入等因素保持不变 .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2 供给定理
供给(Supply):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⑴有效供给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厂商提供出售的愿望,
二是厂商提供出售的能力;
⑵供给不同于供给量,
供给量:在某一既定的价格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 :不同价格下所对应的不同供给量的统称;
⑶供给量是一个预期概念,不是实际销售的数量
供给量不一定等于实际销售量,有时供给量大于实际销售量。
2.2.2 影响供给的因素
⑴商品本身的价格(用P表示)。
一般来讲,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成正比。
⑵相关商品的价格(用Pr表示)。
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供给呈反方向变动。
⑶生产要素的价格(用C表示)。
一般来讲,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成反比。
⑷生产技术(用T表示)。
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加供给。
⑸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用Pe表示)。
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与供给量成正比。 。
⑹自然条件(用N表示)。
经济学基础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