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吃.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吃
  3月6日 晴
  很多年来,我对弟弟都心怀愧疚。
  细细想想,这种莫名的愧疚感其实是从吃开始的。
  家境的清贫、食物的匮乏,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那段岁月,难以下咽的玉米饼、天天不变的地瓜干汤以及年头吃到年尾的煎饼几乎倒了我们的胃口。
  以前,家里买不起西瓜,我和弟弟在村东路沟发现了还爬着蚂蚁的几块瓜皮,我出手速度比较快,逮着还有点红瓤的大瓜皮就啃,急得弟弟哇哇直哭,与我拼命争夺。这一情景被村人传到了父母的耳朵里。父亲心一酸,咬了咬牙,破天荒到集市上买了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我和弟弟才有机会饱餐一顿。
  那时,我们家很少吃肉,只有亲戚来了,我和弟弟才能好好地“撮一顿”。可是,不懂规矩的似乎永远是弟弟,如果只有家人在场的饭桌上,零星的几块肉大部分绝对成为他的“战利品”。这时,我往往瞪一眼弟弟,或者把他的筷子打到一边,呵斥道,你都吃了吗?弟弟从不示弱,扯起嗓门,“谁没让你吃来吗?”“战争”的导火索往往在一块肉上。弟弟不承认我的拳头,我也毫不迁就弟弟的泪水。现在想起来,都是一种心碎的感觉。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种起了村里的第一片西瓜,我和弟弟吃上了沙瓤的大西瓜,母亲偶尔提及我们儿时抢夺瓜皮的情景,父亲在旁边都是凄楚地笑。
  外公是第一个教我认识甘蔗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算得上我的水果启蒙老师。好像他从外地回来,带给我和弟弟一大包水果。孩子虚荣的心理现在看来多么幼稚,然而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些鲜见的稀罕玩艺是值得炫耀的。我边啃着甘蔗边串门到了邻居家,向伙伴摇着甘蔗故意搭讪。伙伴的父亲看见了,翻着两只白眼不断地瞪我。而且,他对我的伙伴说,咱明天吃馒头,以后天天吃馒头。
  我不信。甚至此后的很长时间,我都觉得伙伴的父亲此番吹牛,明显出于嫉妒。但是,没过几年,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村民不仅天天吃上了馒头,还把馒头吃腻了。甘蔗、橘子、香蕉等等,这些原本稀罕的东西,早已司空见惯地进入北方乡下的寻常百姓家。
  理性地分析一下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小时候盼年,无非缘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吃,一个是穿。而对于鸡鱼肉蛋的向往,时常倾注在每年一两次的重大节日上。
  后来,临沂出了一个名气很大的餐饮企业,取名就叫“天天过年”,生意特火。想想也挺有意思,以前沂蒙山戴着贫穷落后的大帽子,百姓只有过年才能好好地吃上一顿饱饭,现在群众都讲究饮食科学了,还不真是天天过年。
  2009年春节前夕,我到青岛海湾大桥采访,顺便到青岛看了看弟弟和侄儿。侄儿逮着我给买的红壤的大西瓜就啃,母亲在旁边既担心又爱怜地说,冻着拉肚子俺可不管啊!侄儿还不会说话,点点

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