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4第一章发展基础
5一、产业基础
8二、存在问题
9第二章发展环境
9一、发展机遇
10二、面临挑战
10第三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2第四章发展方向及重点
13一、节能环保产业
14专栏1: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
14二、先进装备制造业
15专栏2: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
16三、新材料产业
17专栏3: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四、新能源产业 17
19专栏4:生物质能源发展重点
19五、生物医药产业
20专栏5: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
21六、养生长寿健康产业
21专栏6: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重点
22七、海洋产业
23专栏7:海洋产业发展重点
24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25专栏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
25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6专栏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26十、生物农业
27专栏10:生物农业发展重点
第五章支撑体系建设 28
27一、科技支撑体系
28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29三、财政税收支撑体系
29四、政策支撑体系
30第六章保障措施
30一、加强组织领导
31二、完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31三、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
32四、壮大一批领军企业
33五、积极发展配套中小企业
33六、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34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我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等编制,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扎实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了基础。
一、产业基础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食品、汽车、冶金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强优企业加快发展,柳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玉柴、上汽通用五菱超过30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个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的企业,销售额超30亿元的强优企业由5家增加到30家。园区集聚产业明显提高,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由3个增加到15个,初步建成全国制糖业循环经济发展标准示范基地、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区域性汽车制造中心。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甘蔗、桑蚕、木薯、速生林、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优质稻、香蕉、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量排全国前列。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突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取得新进展,南方优质牧草新品种杂交象草繁育及良种、桂林利凯特机动车净化催化剂用金属载体、北海源龙利用珍珠贝提取天然牛磺酸、广西神州JMF超效射流气浮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北海银河输配电网混成控制系统、广西得意数码中间软件及其应用产品、桂林正翰离子交换纤维辐射改性加工、广西大宗道地及濒危稀缺药材良种繁育等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以及三金药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柳工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竣工验收,燃料乙醇木薯原料产业基地、油梨新品种繁育示范工程、酶法转化木薯淀粉生产海藻糖产业工程、青蒿琥酯示范工程、海洋低值鱼类综合开发示范工程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工程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已构建起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园区集聚产业作用明显增强,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四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19341>.37亿元、、、出口创汇1
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