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中国地震和日本地震.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地震和日本地震 2008 年5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在四川的汶川、北川, 8 级地震猝然袭来,大地震动,山河移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2009 年 11 月 28 日0时 04 分 02 秒,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成都市彭州市交界( 北纬 度,东经 度) ,发生(M) 级地震,震源深度 公里,震中距德阳市约 50 公里,距成都市约 70 公里,距绵阳市约 80 公里,成都市区震感明显,持续时间较长。 2013 年4月 20 日8时 31 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附近(北纬 度,东经 度)发生 7 .0 级左右地震, 震源深度 13 公里。震中距成都约 10 0 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而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四川在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震级在 7 级或 7 级以上的地震有过十多次。天灾背后,很多人不禁感慨:为何四川地震频发? 众所周知, 在地球的表面下有很多层厚度大约为 70 公里的地壳构造板块, 这些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导致地表发生变形。但是当板块的形变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股力量试图纠正这些形变,于是导致了板块突然地移动。地震就是板块突然移动产生震动的结果。中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 23 条地震带上。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约 500 公里,宽达 70 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 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是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 如日本列岛) 。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 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

(4)中国地震和日本地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yzhluyin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