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区位分析》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活区位分析的概念,构建区位分析的系统,掌握区位分析的 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具体例子,学会区位分析的方法。
一、 复习过程:
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复习城市地理时,总结归纳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哪位 同学来回忆一下,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那么在人文地理学中,除了前面讲的城市区位分析,我们还学习了哪些涉及到 区位分析的内容?
农业、工业、交通线、港口、汽车站、航空港、水电站、水库坝址、卫星发射 基地、卫星着陆基地、发展海洋水产业、旅游业、商业街、人口分布等,都要对他 们进行区位分析,如何进行区位分析,下面我们就区位分析的方法进行复习。
(一)区位分析中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区位:区位的概念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 .绝对区位指位置,即地 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区位指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即该类地理事物或现 象与自然或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
区位与布局:两者的内涵基本相同,都强调某一事物(如农场或工厂)与其他事 物(如气候、市场)的空间关系,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客观存在,后者强调主观安排 ;前 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的位置),后者强调宏观(如农业、工 业、城市的总体布局)。
区位因素:影响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的因素也就是区位因素。
例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都是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熟制、产量的重要区位因素。其中对于具体某一个地区或某一 种生产类型来说,往往会有一个或两个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将其称为 主导因
素。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 是限制性因素。
区位选择:区位选择则是在综合考虑各个区位因素的基础上, 对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与发展作出总体规划或决策。例如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工业区位选择就是工厂位置的确定,城市区位就是城市分布与地形、 气候、河流、资源等的关系,交通区位就是交通点与线路的选择与定位。农业、工 业、交通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区位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该类经 济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环境效益。怎样才能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做到既获 取较大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获得社会和环境效益,这是每个决策者应十分重视的问 题。
区位思想是人文地理的“魂”,区位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 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
(二)、构建区位分析的系统
进行区位分析的前提是掌握区位因素,并形成关丁区位分析的知识体系,即从 哪些方面进行区位分析,怎样抓住主导优势挖掘潜在优势等等。我们可以根据知识 间纵向、横向以及综合的联系,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
1、纵向分析体系:区位分析的要素
进行区位分析首先要分析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然后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建立如下分析知识体系:
普度位置
位置要素」经度位置
( 海陆位置
「地形: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土地和土壤等
自然区位V 气候:气温、降水、光热、气象灾害等
区位分析体系
L水文: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洪涝等
[ "经济基础:腹地状况、产业基础、产业结构
与产业发达程度
产业活动的区位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