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
“建安风骨”与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曹植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七子”与蔡琰的创作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背诵篇目: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七哀诗》,刘桢《赠从弟》其二,阮籍《咏怀诗》其一。
1
送应氏
步登北邙阪māng阪bǎn ,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bò ,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qí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2
别开生面地描写洛阳衰败残破的景象
艺术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开头两句,总领全诗。诗人登山远望,先从洛阳山下笔,然后再写残破的洛阳、萧条荒凉的原野。最后,抒发游子的离乡别土之情。
诗歌的语言也很准确、形象、生动。比如:“登”、“望”、“何寂寞”、“尽烧焚”、“皆顿擗”、“上参天”、“侧足“、"无人烟"
3
《赠白马王彪 》
踟蹰chí chú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huáng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4
曹植《赠白马王彪》结构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叹。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5
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gòu患。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6
刘桢《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i凝寒,松柏有本性。
7
蔡琰《悲愤诗》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zhé复非乡里。 邂逅徼jiǎo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8
蔡琰《悲愤诗》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9
向秀《思旧赋序》
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nang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10
建安作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