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D82 单位代码 10447 密级无研究生学号0510200302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文化因素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生姓名鲁亚真专业名称国际政治指导教师姓名张祥云教授学院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提交日期 2008年4月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聊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聊城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聊城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作为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狭义的文化被定义为“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纽带, 文化因素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又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因而对国家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冷战后,文化已经独立成为国际关系中继政治、经济、军事之后的“第四支柱”,国际政治学称之为“文化力”。本文就是从国际政治领域中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入手,经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就其影响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代,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对国际政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因素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软实力”强的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文化观念中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因素影响着国家领导人的政策制定和价值取向。第三,文化是在国际斗争中保证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同时,文化因素还是国际冲突的根源,也是实现政治沟通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理论中出现了以文化视角为取向的理论,外交学认为,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外交政策,必须联系该国的政治传统、价值观念,以至广义的文化来进行考察。在的环境下,“忧国忧民”意识体现在外交战略上就是对国家主权与独立的维护。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使得中国政府的政治视野不仅仅局限于维护自身的主权与独立,也关注整个世界的和平。由中国首创的“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将更有助于世界各与稳定。在国际政治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时候,“谋略思想”使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达到原则性与灵活性、务实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包含着对霸权的排斥和对弱小者的同情,主张在处理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是积极的、深刻的而且是明显的。作为政治上的大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妥善地处理了中西关系,并且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环境和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动荡之中,如何发挥文化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的积极作用,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作者指出中国在对外政策时,要重视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主,积极在文化全球化中提高民族凝聚力,并且创新传统文化, 借鉴优秀文化,整合多元文化,形成自己的声音,努力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建立多极世界。同时把弘扬中环境下的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总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深入发掘绵绵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制定正确的外交方针,为我的发展环境。关键词:文化因素;软实力;和谐世界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Being a studying area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the concept of narrow sense of culture is “spirit 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 social group which was created during a long period of social practice”. Culture element is a invisible “soft power”, it can
文化因素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和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