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块的平衡,类似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在构图中,各种色块的布局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适当分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均衡的。但色彩构图的均衡,并不是各种色块在画面占据均等的量。均衡是指包括面积、明度、纯度、强调配置等的布局,所取得的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四、色彩的呼应任何色块在构图的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在色彩均衡的要求每一色块都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画面的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在图 1-9 中, 上班部分是以蓝色系为主的冷色,下半部是以黄色系为主的暖色,上下两部分是一种不平衡的对比关系,为了达到协调与平衡,画面下方嵌入暖色块中,蓝色与天空的蓝色形成呼应,同样画面上方的红色条也与下方的红色块形成了呼应。还有,人物两侧的黄色相呼应,两侧的绿色相呼应······ 画面因此不再单调,看似对立的部分也因呼应而和谐。五、色块的面积画面各色块面积应有大小之分,也就是主次之分。根据画面主题的要求,色块之间的关系是主次关系,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色的面积不一定最大,但它起着表现主题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从画面的色调角度而言,色块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其面积大小,通常色调是由面积最大的色块或几块色块共同构成。图 1-10 同一组景物因为不同的构图裁切方式,使画面中主要色块的面积发生改变,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色调。作业练习 开纸上若干个小稿练习,变换不同的静物进行对照练习。作业要求: 熟悉小色稿的画法,集中精力研究色彩关系。颜色要尽量厚一些,这样可以使每块颜色更明确。小稿的尺寸不宜太大,一半在 64 开左右最易于操作。小稿的时间控制要由慢及快,由长及短。 ,研究大师作品的色彩构图。作业要求: 8 开纸上部画一张色彩小稿,下半部用铅笔画出画面色块之间的面积关系、均衡关系和呼应关系。 2 、色彩写生的构图本课要点:掌握色彩写生构图的基本知识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总课时: 20课时虽然构图的基本知识我们在素描课中都曾学过,但是,在色彩写生过程中构图的因素经常容易被忽视。本科的只是关键是将构图中基本的素描要素归纳出来,在写生时能够及时运用,最终通过好的构图提高画面的色彩表现。一、取景教师在摆静物的时候,意境在考虑构图的成分,比如,静物的组合、空间等, 但是我们因为每个人写生的位置和角度各不相同,看到的静物构图和面临的问题也不会相同,所以我们还是要经过一个取景和构图的过程。首先是视角的选择, 我们所坐的位置高低,就会出现平视、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就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感(三种角度的空间变化将在第三册中详细学习)。其次,是画面空间大小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背景比较大的画面,也可以选择背景少而物体比较大的画面。最后,我们在取景的时候可以选择将那些物体作为主体物或者重点描绘,哪些物体可以作为次要的对象。除了上述因素的考虑,在取景时,色彩构图因素的考虑,也是取景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色彩构图知识,选择突出某一块色块,选择可以相互互用的色彩等,使画面形成一个明确的色调。二、构图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位置经营、空间关系、疏密关系,以及画面的黑白灰关系的归纳等。面对画纸(画布)的时候,第一步应该是在画面上确定构图。这也是容易忽视的步骤,写生时第一步直接画形是错误的,为什么呢?第一,因为构图是画面的“地基”,不能小看,很多效果实际上取决于构图,所以要耐心经营。第二,小稿的构图毕竟是草稿,当画面被放大了以后,构图因素可能会改变,而且大画的构图因素要比小稿的构图因素复杂,小稿只是参考,在大画面上一定要重新准确的构图。首先是画面空间的安排,物体上下、左右、大小适宜,主要要确定好画面的四个边的位置。也就是如何利用画面的空间。然后是每个物体在画面的位置的经营,包括它们的主次关系、前后关系、面积关系、组合关系等。其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是,将换面的物体和背景都抽象理解成点、线、面的组合关系,这是构图最高级的要素,画面抽象的点线面的理解,就是不再考虑主体物与背景的概念,而是将出现在画面上所有因素都看成点线面, 充分的研究画面的点线面的构成关系。黑白灰是画面的最基本的股价,画面黑白灰的构成,关系到画面的构图的平衡、画面的节奏变化以及色调的明度变化等。所以在构图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抛开色彩、抽象分析黑白灰构成的过程。作业练习 。作业要求:以线描稿的形式,分析大师构图中的主要因素的关系。包括黑白灰分析、位置分析、抽象点线面的分析。 :在一张四开纸上完成,同一组静物,不同角度的取景练习,以及不同要素的分析。 3 、色彩写生的基本步骤本课要点: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过程。总课时: 24课时写生技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写生的步骤;二是水粉材料的运用技术;三是形体和色彩表现的语言。步骤指作画的程序
色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