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昆明的雨》
学习目标
。
,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大淖纪事》《晚翠文谈》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妻子。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段落分析
第二部分(3-10段),其体写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人和事。
第一部分(1、2段)从一张画写起,点明昆明雨季的特点,自然引出“昆明的雨”。这样写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11段),自然点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
第1层(3-6段)写昆明雨季的特点。
第2层(7-9段)写昆明雨季的菌子果子和花。
第3层(10段) 写作者对一些往事的怀念。
积累字词
辟邪(xié) 鲜腴(yú)
八卦(guà) 鸡枞(zōng)
扳尖(bān) 吆唤(yāo)
炽红(chì)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生词解析
(1)辟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suì)。
(2)鲜腴:新鲜,肥美。
(3)暮年:晚年,老年。
(4)无可方比: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比喻和形容它。。
(5)张目结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6)炽红:鲜亮的红色。
(7)情味:情趣,情谊。
(8)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物?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零散”的内容连缀成篇的?
文中的景:一切都是在雨季中。
文中的事:一切都是在雨季,比如逛菜市场、房东送缅桂花、去莲花池边上的小酒馆。
文中的物:仙人掌、各类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土从、干巴菌、鸡油菌)、果子杨梅、缅桂花、酒店院子里的木香花和雨中檐下的鸡。
围绕着“雨”连在了一起。
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①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画旁的题字有什么特点?
画旁题字,虽长,但很有诗情,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体现了汪老对他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的真情,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
课件:《昆明的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