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结转的几种方法
一、分摊循环分摊循环特点是结算的目标成本要素为次级 成本要素,要素类型为42( assessment ,应用在实际业务 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成本对象(Order、Cost Center、 Functional Area 、 Cost Object 、 WBS Element )的 费用结转到一个或多个另几个成本对象,发出方的成本要素可为 初级成本要素也可为次级成本要素,接收的成本要素为次级成本 要 素。优点:在接收方的费用表中可以很快找出哪些费用是接 收的分摊费用,如果使用分配循环则主要是为了按费用明细 转出 转入,分摊的费用一般都是企业不需要知道具体明细的公用工程 (水、电、气等)的费用,从辅助生产车间转入制造费用或基本生 产成本的过程中,应用分摊分配循环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部 分费用的产生目的也是为了产生生产所用的辅助生产要素,这样 转出后,在基本生产装置的成本表中就能看出哪些费用是那种辅 助材料摊销过来的成本。缺点:接收方的成本要素必须是次级成 本要素,应用范围比较 狭窄,只能应用在狭隘的成本结转。
二、分配循环分配循环特点结算科目不需要处理,默认按照原始 费用科目明细结转,但是结转的要素是可选的,分摊循环支持初 级和次级成本要素结转,结转时发送方是什么明细 科目,接收方 即为什么明细科目,如果发送方为次级,接收方也为次级,以此 类推。优点:可以按照原始费用明细进行费用结转,主要应用只
投入无产出装置费用结转到别的平等装置的情况,装置之间是平 行关系,没有主辅关系的情况比较适用。缺点:结转后,接收方 的费用混乱,不能分清那些是自己原始费用发生,哪些是结转分 配接收,如果对装置成本明细要求较高的话,不建议用分配,该 功能主要适用于无产出装置费用结转。
三、重过账重过账实际是一个手工进行费用分摊的方法,只是这 个重过账的做法对于不懂会计知识的业务人员更直观,在这个功 能中包括了发送方和接收方及结转用的成本要素,应用起来相对 比较灵活,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是任意成本对象,要素可以是初 级或次级。优点:可以灵活的结转相关数据,借贷方科目一致, 符合“重过账”这样一个概念,类似 于分配循环,但是做账更加 灵活自由,金额可以自己定义。缺点:如果科目较多需要制作相 应的模板,每月导入,这种功能主要适用于小型的成本核算企 业。
费用结转的几种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