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
教材
周群英、王士芬,《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王家玲等,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沈萍等,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 Maier RM, Pepper IL, and Gerba CP,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nd Edition ), Academic Press, 2008
2
绪论
第一节 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目的
内容
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概述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环境工程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的特点
3
第一节 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有机物的分解者
无机物的转化者
微生物合成与绿色化学
微生物转化与能源
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微生物传感器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产物
水华
微生物与人类环境
学习目的
4
第一节 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 学科的需要
环境工程学/环境科学
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其他 ……
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学习内容
环境工程学环境科学
微生物学
对人类环境有益的微生物类群及有害的类群
研究对象
6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学习内容
对人类环境有益的微生物类群及有害的类群
形态构造
章1-3
生理代谢
章4
遗传变异
章6
微生物生态
章5、章7
7
学忆
基本概念
理解
基本原理
应用实例
实验
8
第二节 微生物的概述
原核微生物 与 真核微生物
按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可将生命有机体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比较内容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有无真正的细胞核
无(无核膜包围)
有(有核膜包围)
有无分化的细胞器
无
有
是否进行有丝分裂
核糖体类型
否
70 S
是
80 S
9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
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而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低等生物)
按进化水平及性状差异可分为(p8,表1-1)
原核微生物 包括古菌及广义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真核微生物 包括真菌、原生动物、藻类、后生动物
非细胞结构微生物 包括病毒、类病毒
1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1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