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词《秋凉晚步》赏析.doc杨万里的诗词《秋凉晚步》赏析
杨万里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晓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下杨万里的诗词《秋凉晚步》,欢迎阅读!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赏析】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这句写“另类”秋景。李璟眼中的秋荷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如此残败,令人不忍心多看一眼。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即心境决定了物境。杨万里笔下的荷花也在秋风中凋谢了,“红蕖却”,荷花完全落尽了。但他看到的却是新生,是新长出来的小荷叶,并饶有兴趣地称之为“最小钱”,多么可爱,让人还没有来得及悲伤就不由得为之一喜。由此可见诗人乐观旷达的心境。
扩展阅读:杨万里的诗词成就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黄庭坚)陈(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陶渊明)谢(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八),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编卷四)。又如《戏笔二首》、《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
杨万里的诗词《秋凉晚步》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