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
过程
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
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基本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指按计划对企业的活动及其生产要素进行的分派和组合
领导:领导者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下属人员,完成领导任务的职
责和功能
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
创新: 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
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管理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
职能。管理是生产力。
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
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
发言者;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亨利-明茨伯格)
管理者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
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
般规律,这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证研究。
试验法: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
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演绎法:对于复杂的管理问题,管理学家可以从某种概念出发,或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
可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
立起能反应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或模式,这种模型与被观察的事物并不完全一致,它反
映的是简化了的事实,它完全符合逻辑的推理,是从简化了的事实前提推广得来的。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守信:办一切事业都要守信
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求实:实事求是。量力和时空原则
对策:两个要点:预测和运筹 节俭:开源节流,勤俭持家
法治:依法治国
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劳动分工 弗里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
查理-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边际熟练原则和利润分配制度
劳动分工:是指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边际熟练: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
科学管理理论:其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
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泰罗制:其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
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
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
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差别计件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
计划职能:管理工作 执行职能:工人
考研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