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科学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政策评估.doc公共政策科学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政策评估
第六章政策评估
案例一、怎样治理城市养狗问题
1994年11月30日北京市人大通过了《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狗税”第一年登 记费为5000元。之后每年注册费为2200元。时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35 元,这一收费的额度,约占当年人均收入的32%,可见其限制的力度。调查表明:养犬者 中有40%是月收入500元左右的普通百姓。
2001年统计数字表明:各类属限养范畴的家养宠物犬9万余只, 余只,有80%的犬没有按规定登记交费,而且不登记的比例每年都在提高。
北京市政府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认真分析评估的基础上,2003年年底以《北京市养犬 管理规定》取代了 1995年的《北京市关于严格限制养犬的规定》。
案例二、经济型(小排量》轿车该不该受限
B市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 “限制经济型(小排量》轿车在一些道理行驶”的有关规定。 这样的规定是不是有悖公平原则呢?需不需要进行政策评估?
案例三、“占地证”有没有用
1999年北京市交管局出台了一项政策:不是是买新车还是1998年1月1日以后上车牌 的旧车,都要先办一个停车泊位证明,俗称“占地证”。新的《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使
“占地证”成为了历史,这项政策的及时终结,充分表现了政策评估的作用。
案例四、“新交法”修正案
近年来,修改“新交法”第76条“机动车撞人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立法建言一 直未曾中断,尽管朝令夕改是立法之大忌,但立法机关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显然已无法 漠视从不同渠道提交上来的批判和建议。
案例五、城市黑车治理
第六章黑车司机多为进城的农民和下岗工人,存在着个人和家庭的生计问题,不设法 解决这方面问题,而只是一味关注黑车的销毁,到底对公共利益有利还是不利?罚款、拘 留是手段还是目的?运动式执法是否有悖于法律原则?
第一节政策评估的含义和功能
、政策评估的含义
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 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 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以“政策结果”为核心概念,政策结果包括两类:一是政策产 出,二是政策影响。政策产出是政府从事某项活动的计划结果,是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 获得的财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二、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
1、 指标
没有指标,怎么能知道温度的高与低,噪音的大与小;没有标准怎么能评价政策的好与 不好,正确与错误。一个人高矮要依据高度标准,量胖瘦要依重量标准,这是事实标准, 而选美标准、修养标准是价值标准。
2、 信息信息可以是主观印象,也可以是客观事实,可以是精确的数据,也可以是较为 模糊和笼统的看法。
3、 测定在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对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描述。
4、 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政策效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分析是思考和判断的过 程。
5、 建议 设法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一)政策评估的积极功能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政策评估为政策运行提供可靠和有效信息。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 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政策评估是合理配路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
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
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政策评估是构筑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
(二)政策评估的消极作用
歌功颂德,过分追求升迁;
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预算;
规避责任,指出不实行政策的理由;
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以“实际情况复杂,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待进行评估分析”为借口拖延时间。
以主观选择代替客观标准,择其表而舍其实,以枝节的成绩掩盖整体的失误,以局部 的亮点替代全局的不足。
自2003年开始的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目前接近尾声。据统计,5年来,有500 多所高校接受了评估。教学评估对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校风和学风、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看,效果是好的。
人大校长纪宝成炮轰高校评估,称扩招主要为挣钱
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高校评估该停了”
评个“差”以后,上级对你印象不好,影响校领导的官运;社会对你印象不好,影响你 的招生;也影响你的经费来源。
青年教师觉得你校长也是道貌岸然的,你们集体作弊,欺骗教育部,欺骗专家组。学生 会觉得你们老师也在作脾。学校还有什么道德力量去要求年轻人不作脾呢?
要停掉行政主导的教学评估,以社会评价和同业评价为评估的依据。
广西某高校领导迎接评估组女秘书遭质疑。“六位
公共政策科学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政策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