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宏观经济学的 145个概念,看完都懂了!
还不懂经济学知识?别着急,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宏观经 济学的145个常用概念,学习,走起J J
.国内生产总值(GDP )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上述定义含有的意思: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
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
是存量;
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
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则是 一个国民概念;
⑥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 配收入DPI。
.名义GDP (或货币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
场价值。
.实际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由来的全部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
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用支由核算GDP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由
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 o
.消费支由(指居民个人消费)
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 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 发等)的支由。
.投资
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 的支由(用字母I表示)。
.净投资
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存货投资
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自主投资
利率r为零势能有的投资量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S;国民收入=工 资+利息+
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由上而得的公 式 I=So
.折旧
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和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 损。
.政府购买
即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 支由,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 校等方面的支由。
.净由口
进由口的差额。用X表示由口,用M表示进口,则(X—M) 就是净由口。
.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
用于再由售而供生产别种商品用的产品。
.政府转移支付
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由。
.个人可支配收入
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的个人收入。
.均衡产生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生,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 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由。
.消费函数(消费倾向)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 增加的多。
.储蓄函数
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 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由在收入中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衡储蓄倾向
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棘轮效应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 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示范效应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的消费水准的影响。
.政府购买支由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由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
指政府收入和支由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是国民收入 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 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 置成本。
.投资边际效率(MEI)
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升而缩小的利息率的数值。
.偏好(流动偏好)
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加速数
产生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加速原理
说明产生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投资税抵免的政策
即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 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产品市场的均衡
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IS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 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 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
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LM曲线
宏观经济学的145个概念,看完都懂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