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doc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 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木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 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木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木适用于木标准。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屮的地下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屮的地下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屮的地下水。
HJ/T338—2007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总则
•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面积的 水域和陆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指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地表区域。
(包括备用的和规划的)都应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 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跨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应 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划分放在最优先位置;跨地区的河流、湖泊、 水库、输水渠道,其上游地区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质的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 量。
;对于因污染己达不到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经技术、经济论证证 明饮用水功能难以恢复的水源地,应采取措施,有计划地转变其功能。
,若无法满足保护区规定水质 的要求,应及时调整保护区范围。
,应考虑以下因素:当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水动力特 性、水域污染类型
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