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日期 2004-07-01 文章来源作者本书是世界银行的一个研究成果。全书综述了八个发展中国家( 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牙买加、韩国、墨西哥、摩洛哥和土耳其) 的税制改革的内容和历程。本书阐述了每个国家如何从精心设计的个案研究中汲取教训。尽管全书总结了有关税制改革原则的某些教训, 但也留下了几个未做回答的疑问,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困惑。精彩片段: 前言有一句格言“人一生中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和税收”。而如今, 大概这句话该重新措词了,“人一生中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和税制改革”。全世界各国都已经改革了或正在改革本国的税收制度。在工业国家,税制改革的动因是源于税收基本法的越来越复杂, 不断缩减的税基和对横向公平的关注。而发展中国家的动机虽然和发达国家相类似, 但改革的需求却更加紧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税基已经很窄, 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对摆脱无效, 不公平但管理简便的税收工具提供了可能。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税制改革原则已尽人皆知, 但税制改革的实践,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实践往往总是偏离于这些原则而且各国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本书正是试图从对八个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的研究汲取经验, 提高我们对税制改革原则及其应用的理解。我们研究的八个国家为研究实践中的税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国家不仅人均收入不同, 而且税制改革发生的背景也是不同的。它们采取了不同类型的改革方式,改革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然而, 总结出来了某些重要的共同教训。例如, 尽管所有的国家总是受到本国征管能力的局限而被迫要牺牲有利于更加简化、更加统一的最优税制结构, 但发展中国家的牺牲往往是特别巨大的。另一个问题就是, 发展中, 因为这些国家的再分配最好由公共支出实现。最后, 通过全书我们可以看到, 在明显福利改进甚至在帕雷托改进的情况下, 税制改革并没有进行, 其理由就是我们常说的替罪羊“政治”。这种情况就阐述了一个经常被我们经济学界忽视的问题: 即使使每个人都受益的改革也可能受到认为最后自己讨价还价的权力会改变( 而且很有可能是减少) 的当事人的反对。和跨国的回归分析相对应,本书也阐述了每个国家如何从精心设计的个案研究中汲取教训。个案研究的一个好处就是, 没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其他细节材料的翔实丰富; 其劣势就是, 在个案研究之外可能很难得出结论。本书通过将个案研究并入一个相当紧凑的框架证明读者不仅能够获得翔实的制度细节资料和理解的提高, 而且相信还能得到可以用在别的地方的教训。这本书尽管总结了有关税制改革原则的某些教训,但是也留下了几个未做回答的疑问,更提出了一些新的困惑。与之相类似的,这本书在说明了政策的某些二般方向性的同时, 个案研究也例证了税制改革设计中国别条件的重要性。总之, 和世界银行的其他研究成果一样,这本书一定会让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感兴趣的。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税制改革译丛》总序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对运行多年的税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之后,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情况,普遍对税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至今, 这股改革浪潮仍未见减弱的迹象。各国税制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 有的对原有税制框架进行调整, 以求税制更加完善和科学; 也有的改变了
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