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十八大首次提出围绕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并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动力, 如何建设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特别是生态景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生态文明,景区建设新要求近些年来, 随着景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景区内常住居民的数量迅速增长,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据统计, 66% 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达到 50-100 人/ 平方公里, 17% 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超过 100 人/ 平方公里。一方面,人口增长的同时,原住民居住点规模越来越大, 新的集镇街区不断形成, 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 环境污染日渐突出。一些原住民居住点“乱”、“脏”、“杂”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景区的价值。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合理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景区的管理者与原住民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较多矛盾。学术界对于景区原住民问题的研究尚未有明确定论, 国外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的管理方式, 因国情不同, 包括人口和体制的差异亦不能完全运用于我们国家的景区管理。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涉及原住民问题的比较少。传统规划往往忽视了居民因素, 规划与管理常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 而在景区生态保护、居民社会问题方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张家界景区内的袁家界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袁家界村位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部, 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核心。全村总面积 平方公里,有三个村民小组,现有 163 户、 483 人,其中劳动力 260 人,村民房屋建筑面积约为 万平方米,全村 125 户开设了家庭旅游、参观和商店,床位 2510 张。 2011 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 万元,其中旅游纯收入 万元, 占人均年收入的 90% 。但是, 由于利益驱动和无序竞争, 违章建筑屡禁不止,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严重影响景区形象,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010 年,张家界被列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2011 年, 张家界成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袁家界村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根据张家界市委的决定, 袁家界生态文明村建设要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一个突破口。 2012 年5 月, 巅峰智业旗下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应张家界市的委托,与张家界相关部门、袁家界村民共同探索通过“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 通过生态移民“软搬迁”, 促进袁家界村与风景名胜区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形成“现居住村民迁出景区, 压缩提质村民现有房屋及设施, 实现村民山下居住、生活, 山上山下就业, 景村和谐发展的思路”。旅游主导,提质发展建精品以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为发展战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形成旅游主导, 多元融合的景区原住民村落创新发展新路径。同时, 推进部门统筹、村民参与, 以景区化的标准,提升改善袁家界村容村貌,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的发展模式, 实现一体规划、景村协同, 形成具有活力的产业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和谐全域景区化的全新格局。袁家界旅游生态文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7